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2011年,在湖北的一家精子库中,一位医学博士倒下了,当父亲郑金龙知道这件事情后感觉非常诧异,他知道自己的孩子郑刚身体健康。

唯一的变化就是11天内捐精了5次,这件事情让父亲郑金龙无法接受,随即将个机构告上法院,并要求索赔400万郑刚为何猝死,最后法院又给出怎样的判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1

2010年底,湖北省人类精子库启动试运营,针对高学历高智商优秀学子发出捐精号召,旨在收集"优质基因",为不孕不育家庭提供助力。

郑刚是一名医学博士,对于医院这项捐精活动,他有着独到的认识。

不仅可以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是为医学科研作出贡献,转念一想,自己不也正好符合捐精的条件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刚与妻子小吴是大学同窗,两人自恋爱以来就彼此了解,感情甚笃,征求了小吴的同意后,郑刚主动报名参与捐精。

面试环节颇为严格,首先是体检,年龄、身高、容貌、各项健康指标都必须达标。

其次是综合评估,学历背景、智商水平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幸运的是,郑刚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获批成为捐精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捐精可不是儿戏,你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主治医生拍着郑刚的肩膀叮嘱道,郑刚点点头,郑重地签下了《捐精知情同意书》,承诺遵守各项规定。

2011年1月14日,郑刚首次前往医院的隔离采精室捐精,规定每隔3天捐一次,直至累计8次为止,前4次一切正常,身体状况亦无异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在第5次捐精时,郑刚在隔离室突然晕倒,当医护人员发现并将其抢救时,郑刚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年仅24岁的他,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人世。

"不可能!刚刚还好好的,怎么就..."小吴得知噩耗后,哭倒在地,悲痛万分,郑刚的父亲郑金龙从老家赶来时,儿子的遗体已被停放在太平间。

"你们医院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大活人怎么会莫名其妙就死了?"郑金龙拳打脚踢,愤怒至极,"我儿子出事前就那么健康,你们给我一个交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子库医疗团队连连解释当时的情况,并且表示将彻查事故原因,但无论如何,郑刚生命的突然逝去,都让所有人震惊和心痛不已。

而郑金龙怎么也无法接受自己的儿子离他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郑父郑母年过半百,相依为命,操劳终年,尽管家境贫寒,但他们仍希望两个儿子能好好读书。

毕竟,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于是在有限的收入中,他们总是把教育开支放在首位。

儿子郑刚自小就很乖巧听话,他深知家境贫寒,为了减轻家人负担,他从小就很自立自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到课余时,他都会主动分担家务农活,农闲时节,他还会到邻村给人家教小孩识字,赚些外快补贴家用。

村里老人都形容郑刚是个"老实巴交"的孩子,他品学兼优,尤其擅长文理知识,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到了上学年龄,郑父母咬牙卖掉了几亩家产,供他读书。

进入初中后,郑刚更加刻苦学习,生怕贪图享乐,辜负了父母的重托,每天放学后,他都会立即复习功课,直到天黑才肯回家,父母见他这般用功,对他的前途充满期待。

在外人的嘱托下,郑刚决定努力考入县城的重点高中,当时全县只有那所高中可以真正提供较好的教育,家境不佳的农村孩子上不起私立高中,为了这个目标,郑刚比往常更加拼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郑刚以优异的成绩被重点高中录取了,虽然离家远了些,但父母并不在意,有志者能展翅高飞,他们对儿子充满信心。

高中三年,郑刚勤勉好学,毫不放松,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他狠下心来,靠吃旧衣服度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偶尔也会去食堂打工赚些零花钱,同学们或嘲笑他太过勤俭,或钦佩他的拼搏精神,但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他的艰难处境。

就这样,郑刚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知名大学,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郑家人个个面露喜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有更高的教育费用支出,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郑刚在校期间狠命节衣缩食,靠每月仅有的几百元生活费度日。

大学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转眼间,郑刚顺利毕业,之后,他如愿考取了一所名校的研究生学位,之后他又一鼓作气攻读博士,用最短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

在学校中他结识到了自己的妻子小吴,二人在恋爱期间感情也是越来越稳定,并且很快结了婚。

人生总有些许遗憾,父母年事渐高,渴望郑刚早日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郑刚离世的消息打破了他们的奢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之后,郑金龙就打定了主意,要为儿子进行尸检,查明确切的死因。

妻子小吴刚刚痛失爱郎,哭嚎绝望,但在亲朋好友的劝导下,她暂时压抑了内心的苦楚,冷静下来支持公公的决定。

学校为了挽回名誉,主动提出支付8万余元的赔偿金,并免除郑刚的所有学杂费,但为了避免儿子的遗体受到进一步的亵渎,小吴经过再三犹豫,最终还是选择了火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金龙对此决计无法接受,这位顽强的老人坚信儿子的死因一定另有隐情,决定将学校和医院告上法庭,索赔各项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费共计400余万元。

他自己四处查阅资料,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准备了一份份详实的材料,唯一的目的就是要为儿子伸张正义,讨回公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漫长的等待来到了终点,法庭审理当日,时任公诉人的郑金龙完全按捺不住内心的悲愤,低沉的嗓音透着浓浓的沙哑,讲述着儿子不幸离世的经过,几度哽咽落泪。

由于过于激动、精神高度紧张,他甚至在提到索赔金额时,把原本的400多万元说成了40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方当然也不甘示弱,拿出了当年郑刚在入校时签署的"知情同意捐献精子并自担风险"的书面材料,以及随后进行的健康体检报告等反驳证据,

为机构和医生进行了有力的辩护,双方在法庭上激烈交锋,唇枪舌战,场面一度失控。

最终,法院经过权衡,判决学校和医院分别赔偿郑家19万余元,这个结果令郑金龙彻底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一审判决失利,对郑金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下定决心要为儿子伸张正义。

虽然年过花甲,但郑金龙没有放弃,他决心上诉,继续为儿子讨回公道。

为了做好二审的准备工作,郑金龙展开了新一轮的奋战,他再次仔细梳理了所有证据材料,从医院诊疗记录到当事人陈述,从物证到监控视频,他无一放过。

大家都质疑,一个年轻人在采精过程中为什么会猝死?郑金龙仔细回顾了儿子郑刚的工作日程,希望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二审开庭之时,郑金龙带着几十斤的证据前往了法院,可是那些证据,并没有直接证明郑刚的离世和他人有任何的关系。

而且郑刚在捐献之前,已经签订了相关的同意书,为此二审维持了一审的结果。

之后,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的讨论,有人认为郑刚的离世和本身的压力有很大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郑刚就是医护人员,他在一个月内又进行了五次的捐精情况。

高强度的工作,加上采精的剧烈运动,让郑刚的身体在那段时间里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紧绷状态,才导致了郑刚这名年轻人的不幸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这段经历给郑金龙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更重要的是,它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深刻的警示:年轻人应当减轻工作强度,生活要有节制;单位也要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安全。

生命短暂而脆弱,我们更应当珍惜当下,追求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荆楚网——2014-09-10《武汉在读博士捐精猝死家属索赔400万 曾在11天内先后4次捐精》

广州日报——2012-06-21《博士响应号召捐精猝死 学校称出于人道主义赔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