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云上乌托邦

编辑 | 云上乌托邦

前言

明明是个农民,却一门心思想当个发明家。要知道,发明家可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然而,山东的一农民——吴洪珠却用实际行动,狠狠地打了那些嘲笑他的人的脸。

吴洪珠凭着自己的新发明获得了26项国家级的专利,甚至一度还让美俄两国为他“大打出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吴洪珠他究竟研发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新技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会首秀,惊艳众人

2013年,吴洪珠带着他的大红色“土豆收获机”参加了德国举办的国际农业博览会。

和展会上科技感十足的其他机械相比,吴洪珠的“土豆收获机”显得有点土里土气的,和周围的一切显得十分的不搭。可能也是因为这样,一开始的时候,吴洪珠的展位并没有什么人来参观。

许是因为展位过于冷清,反而吸引了部分参展人员的注意。一段时间后,有一位外国人怀着好奇的心情走向了吴洪珠的展位。吴洪珠和团队马上打起十二分精神,都很兴奋。随后,吴洪珠便让公司的介绍人向这位外国友人介绍了这个“土豆收获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番介绍后,那位外国友人才知道,原来这个看起来不太好看的机器居然是可以规模化地收割土豆,保证土豆质量的同时可以大大地提高收割的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听到这,吴洪珠的展位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大家开始对这个大红机器感兴趣。这可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土豆收割”和“机械化”结合成为现实的机器,是世界首创啊!

当大家还沉浸在感慨这发明的神奇之处时,人群中有个人走向吴洪珠,当即向他表示要和他们公司签下500万的大单子,这也是吴洪珠公司第一次拿到这么大的单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览会结束,吴洪珠带着员工回国。回到公司后,吴洪珠当即召集公司所有的人员开了会。吴洪珠很兴奋地和员工们表示,说他们接了一个大单子,接下来要扩大生产。吴洪珠还和员工们说,这是他们走向国际的第一步,未来他们要让全世界只要是种植了土豆的地方都用上他们的机器。

就在吴洪珠他们组织扩大生产之时,公司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他们是谁呢?他们又是来干嘛的呢?

外国知晓,争先购买

原来,在德国的展会上,吴洪珠的“土豆收获机”已经打出了一片名声,这次来的两位是慕名而来,想要和吴洪珠谈合作的。

先来到的是俄罗斯的一家农业公司的负责人。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的土豆种植面积广大,但是他们纬度高,气候寒冷,所以人工收土豆的成本是别的地方的几倍高。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听说了吴洪珠公司有一种机器可以机器代替人工收割土豆时,他们就火急火燎地赶过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洪珠对他们的到来自然是表示欢迎的,随即安排好人带他们去参观“土豆收获机”,还带他们去实地看了机器作业的效果。一番参观之后,该农业公司的负责人决定向吴洪珠他们订购一批机器。

可是就当他们准备签合同的时候,另外的一个人来了,签约不得已停止了。他又是谁呢?是来捣乱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人其实是美国的一个农场主,他不是来捣乱了,他和那位俄罗斯的客人一样,也是想来订机器的。生意火爆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这一情况却让吴洪珠犯了难。

因为吴洪珠现在公司规模还是比较小的,加上之前还接下了500万的单子,这一下子又同时来了两个大单子,吴洪珠深知这要是同时接了怕是会顾及不过来,所以便向这两位客人表明了他的顾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后,那两位客人也没有丝毫想要放弃订单的打算,竟然开始当场竞价,还扬言说出价高者签约。眼看着两位都像是要打起来了,吴洪珠赶快过来从中协商,最后提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两位也各退一步,事情这才得以结束

经此一事,吴洪珠才比较真实地感知到自己发明的机器确实是走出国门了。为了公司长久发展,吴洪珠觉得是时候要扩大公司规模,扩大生产了。

谁又能想到呢,现在这位在计划着扩大公司规模的大老板,在几年前,还是个背负巨额债款的农民呢。

一门心思,埋头研发

吴洪珠出生在胶州,在这里,土豆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因为自然条件适宜,所以这里生活的人,家家户户都会种植土豆,除了作为粮食来吃之外,这里的人还拿土豆卖钱,赚取收入,可以说土豆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大重要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洪珠的家也是这样,会种植土豆,所以吴洪珠从小就和土豆打交道,可能也是因为这样,所以也让吴洪珠日后和土豆结下了不解之缘

吴洪珠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因此,他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出去打工,帮着家里人分担一些生活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洪珠的第一份工作是开拖拉机。吴洪珠从小就喜欢摆弄这些机器,家里什么东西坏了他都要主动去修一修,他尤为喜欢拖拉机这种大型机器。那时,在吴洪珠心中,可以开拖拉机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后来,吴洪珠去找了一个会开拖拉机的师傅,死皮赖脸地求着师傅教他,师傅拗不过,也就教他怎么开这个“大家伙”。吴洪珠非常有天赋,没学多久就学会了。然后,吴洪珠进了一个开拖拉机的厂子,按照厂子的要求定时定期出去干活,干的活主要是帮当地的农民播种、收割等等这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后来,吴洪珠自己攒了点钱,还问别人借了钱,买了一辆自己的拖拉机,开始去接私活。日子久了之后,吴洪珠发现,好像种土豆的人家从来不会找上自己开拖拉机去帮忙,就连自己家里种土豆都一直采用人工的方式。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拖拉机不适合种土豆吗?

要是不合适的话,那市面上有可以种植土豆的机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着这些疑问,吴洪珠去网上招了许多资料。浏览一圈之后,吴洪珠发现,市面上真的没有可以用来种植土豆或者说收割土豆的机器,而拖拉机呢,根本不适合用在土豆上。就从收割上来说,拖拉机一开过,那些在地下比较深的土豆根本就挖不出来了,而那些已经挖出来的,多半还是不完全的一个。

看到这些后,吴洪珠心想:“那为什么我不自己发明一个可以收土豆的机器呢?”是啊!如果土豆种植可以用上机器,那些种植土豆的农户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不用那么辛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洪珠也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开干。他先是在自己家特意收拾出了一间房,用作研究。然后因为自己没有学过这些机械的东西,吴洪珠便从书店里买来了许多相应的书籍,他还在网上找了许多机械的图纸来学习。就这样,吴洪珠开始了自己的研发之旅。

周围的人知道吴洪珠打算做的事情,没有一个看好他,有的甚至还嘲讽他,说他是异想天开,不是发明家的料非要这么做,浪费时间浪费钱,还不如脚踏实地好好地工作。

而对此这些声音,吴洪珠没有去理会,还是一心扑在自己的研究上。一下两个月过去了,“土豆收获机”还真的让吴洪珠给发明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洪珠先是在自己家的地里面试验一下,村里的人知道后,也都赶过来看热闹。吴洪珠开着自己做的“土豆收获机”在地里行走,突然一声“快停下!”让吴洪珠吓了一跳。

吴洪珠赶快从机器上下来,这一下来,他才发现,那些土豆是被翻出来了,可是大多不完整,这样的土豆拿出去卖远远比不上人工挖的。

但是,吴洪珠并没有被这一困难吓到,他在这基础上对机器进行了改造。不久,吴洪珠的“第二代土豆机”出来了。这一次,这一款新的“土豆机”不仅解决了“第一代”损坏土豆的问题,在速度还上提高了不少。这样的一部机器,足足比得上20个人的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围的人看到吴洪珠发明的机器的实际使用效果后,纷纷掏腰包购买。凭借这个机器,吴洪珠一跃成为村里的红人。吴洪珠也借着这个机会,开了一个工厂,专门生产他的“土豆机”。

可惜,没多久后,“第二代”的机器也遇到了大问题,那就是——雨天。吴洪珠在研发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下雨的时候,地里的杂草全部都卷履带上,而且下雨后土变得更粘了,机器根本开不动。

面对村民的退货,吴洪珠没有任何推辞,主动把钱都退回去给村民。因为吴洪珠研发的钱是借的,加上这一波退货,吴洪珠忙活了这么就,分文不赚,还欠了200万的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人都劝他不要再弄下去了,把现在手头上的机器贱卖出去,然后就好好工作。可是,吴洪珠还是不甘心,他觉得离完美的“土豆机”就差一点点了,他说什么也不能就这样放弃。

品质第一,坚守初心

又过了半年,吴洪珠发明了“第三代土豆机”,这一次吴洪珠考虑到了各种天气条件,还分别都做了实验,可以说万无一失。

吴洪珠特意去申请了专利,把原来的工厂改为了农业机械公司,然后开始大规模地推广他的“土豆机”。再然后,吴洪珠就带着他的“土豆机”走出了国门,还接到了国外的大订单。

走出国门的消息传开,吴洪珠的“土豆机”就更加火了,机器的经销商遍布全国各个地区。但是,这样一来,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吴洪珠突然接到一个来自甘肃的投诉电话,电话中的消费中说他们的机器质量有问题,没用多久就坏了。吴洪珠知道后,很重视这个事情,带着技术人员就往甘肃去了。

到了顾客家里,吴洪珠一行人检查一番才发现,这个顾客买到的是假的“洪珠牌”,根本不是吴洪珠公司产的。事后,吴洪珠免费赠送该顾客一台真的机器,让顾客了解什么是真的“洪珠牌”。不过,经此一事,吴洪珠也意识到了冒牌货这个问题。

他一方面加强公司内部管理,一方面严控质量问题。因为吴洪珠知道,质量不好的机器给农民带来的损失有多大。

不久后,土豆被正式确认为主食。公司的员工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毕竟专利在手,可以提高机器的价格来赚更多的钱。但是吴洪珠坚决不同意,他觉得不可以挣这种昧着良心的钱,他还说自己发明这个机器就是为了帮助农民,现在怎么能违背初心,利用农民赚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因为吴洪珠这一做事原则,所以后来吴洪珠带着他的“洪珠牌”走向了更大的舞台。

小小土豆,大大梦想

2020年,吴洪珠团队最新研发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在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中荣获金牌。

现在,吴洪珠团队研发的机器可以涵盖土豆种植的全过程,他们生产了该系列的一百多个不同的产品,获得了26项的国家专利。他们的机器,遍布全国,占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市场,还远销俄罗斯、美国等十几个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洪珠当初的“要让世界上有土豆的地方都用上我的机器”梦想,真的在一步步地实现了。

结语

从农民到发明家,从无人知晓到名满世界,吴洪珠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难得的是,在收获名和利的时候,吴洪珠牢记自己的初心,没有让自己走歪,所以后来才会越来越好,也希望吴洪珠的“土豆梦”可以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