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周,月之暗面(Moonshot AI)被报道推进新一轮融资,估值报价达 30 亿美元。此时距其上一轮融资仅过去 3 个月。而在大模型创业公司里,它估值壮大的速度还不够快。

根据 PitchBook 的数据,成立于上一轮 AI 热潮中的 OpenAI 和 Hugging Face,估值在六七年后超过 10 亿美元,成为所谓的 “独角兽” 公司。在生成式 AI 成为新一轮科技焦点后,Anthropic、Mistral AI 将时间缩短到了一年左右,Inflection AI 在成立两个月内完成 2.65 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 12.3 亿美元。

2023 年以来,仅下图中这些公司就吸引到大约 187 亿美元融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科技巨头们扮演重要作用。微软是最积极的参与者之一,OpenAI、Inflection AI 和 Mistral AI 背后都有微软的身影。

微软投入最多的是 OpenAI,2019 年起陆续提供总计 130 亿美元的现金和计算资源支持。此外,去年 6 月微软领投 Inflection AI 13 亿美元的融资,随后在今年挖走了它的两位创始人和大多数员工,并以 6.5 亿美元获得其使用权。2 月,微软向 Mistral AI 投资 1500 万欧元。

Google 则看好 Anthropic、Runway 和 Hugging Face,向前者投资了 25.5 亿美元,参与了后两者的融资。同样押注 Anthropic 和 Hugging Face 的还有亚马逊,向 Anthropic 投资共 40 亿美元。英伟达也在数家生成式 AI 公司上砸了钱,包括 Inflection AI、Runway、Hugging Face、Cohere 和 Perplexity AI。

在中国,阿里和腾讯扮演了类似的角色。月之暗面新一轮投资者包括腾讯,而阿里则是月之暗面重仓持股约 36% 的大股东。除了自己开发大模型通义千问之外,阿里投资了中国大模型市场上主要的几家公司,包括零一万物、百川智能、智谱 AI、月之暗面和 MiniMax,有 4 家是阿里直接促成的独角兽。腾讯也希望通过对外投资更好地抓住生成式 AI 的机会,投资了百川智能之外的其他 4 家。

目前生成式 AI 公司的盈利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 AI 会员服务;二是以 API 的方式出售 AI 服务。OpenAI 的收入最为亮眼,据媒体报道,去年的年化收入估计在 16 亿至 20 亿美元。其他公司相对低一点,Anthropic 预计在 2024 年达到 8.5 亿美元,Perplexity 是 1500 万美元。

但 OpenAI CEO 阿尔特曼表示,因为运行模型的成本巨大,OpenAI 仍处于亏损状态,且为了开发更复杂的模型,支出将继续超过收入增长。

还有的已经遭遇了资金短缺的问题。Stability AI 在经历 CEO 和多位高管、技术人员离职后,正在考虑出售。去年为止,Stability AI 从投资者处共融到了近 2 亿美元,但这笔钱已经所剩无几,同时它还欠着云计算等公司近 1 亿美元的账单。(实习生朱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