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步于上个世纪的运动相机,已经是一个充分竞争过的品类。成立于 2002 年的 GoPro,花了 10 多年时间击败了竞争对手,成为行业第一,并把公司的名称变成运动相机的同义词。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市场,比它晚了 13 年成立的深圳公司影石 Insta 360(下称 “影石”) 还是取得了突破。我们了解到,在 2022 年营收翻倍后,2023 年,影石靠着拓展欧美、日韩等国际市场,依旧保持了近 100% 的增速,达到近 40 亿元,进一步缩小与 GoPro 的差距。

与许多中国出海的消费电子公司不同,影石不算依赖便宜的供应链压低售价或者本地渠道商带动销量。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影石的运动相机 Ace Pro 卖 400 美元,比 GoPro 最新产品 HERO 12 还贵 100 美元。不过 Ace Pro 的基础参数比 HERO 12 更强,而且支持翻转屏等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定程度上,影石是站在 GoPro 的肩膀上发展。影石创始人刘靖康曾谈到他们开发产品的逻辑:不回避竞争,从存在稳定头部公司的品类切入,“说明它一定有稳定的目标场景和客群”,然后借助市场调研分析这个品类里还有哪些没有被解决的问题,针对性开发触及用户痛点的功能。

类似的策略贯穿了影石成立至今开发的多个品类产品中,比如它的第一款产品全景相机 Nano。他们发现市场上的产品传输和拼接都很慢,“拍 10 分钟内容,要花 10 分钟传到手机上,再花 10 分钟拼接才能看到。相比一般相机即拍即得的体验,这个过程很痛苦。” 刘靖康说,他们发现这个痛点后,不采用行业主流产品的 Wi-Fi 传输方案,而是直接插到手机上加快传输速度,并把相机拍到的文件切割成许多份,传输的过程中就开始拼接,而不是全部传完再处理。再比如,他们发现用户想要一个叠加速度、海拔、坡度、轨迹等实时运动数据的画面。去年底,Ace Pro 成为第一款与 Apple Watch、佳明手表打通的运动相机。

借助这套方法,影石成立不久后,就在全景相机市场超过三星和理光,成为份额最多的公司,为后续进入运动相机市场打下基础。之后,他们用类似的方法开发了拇指相机、手机云台和视频会议摄像头等产品,都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刘靖康说,他们第一代视频会议相机产品,就做到了亚马逊北美销量前三。

“这是一种地狱模式。” 他说,进入充分竞争后的垂直市场,不仅 “吃不到市场初期大盘增长的红利,还要把已有的头部品牌打下来”。刘靖康认为,它不仅能持续带来商业回报,还能够储备更多技术和经验,帮公司实现 “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录和分享生活” 的使命,并在更长期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毕竟不是所有的用户需求,当下都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他们把相机到一个专业摄影师之间的差距当作技术储备的重点方向。“假设一个男孩有个完美的相机,大概率还是不懂怎么把女朋友拍好;如果是拍视频,还存在拍完不会剪辑和调色、不会用镜头表达的问题。如果一个用户足够有钱,他其实不需要相机,而应该找一个跟拍摄影师。” 刘靖康说。所以影石从 2018 年开始研发 AI 影像功能时,重点开发 AI 剪辑、自动取景、深度追踪等方向。

“影响影石生存的很多因素不在外部。” 在刘靖康看来,一个公司能生存的基本假设是:能为更多客户和场景提供产品和服务,并且客户满意,愿意付费。其中 “客户和场景” 涉及需求挖掘能力;“产品和服务” 是研发和供应链能力;能卖给客户是市场和营销能力。

刘靖康说,这些能力是影石在过去 9 年的 “地狱模式” 中积累的重点,公司没有明显的短板,“自然生存能力自然会比较强,长远发展的概率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