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是每几十年才有新公司用技术或者渠道重塑消费习惯,定义或者迎合人们对商品价格、选择的期望,从美国的西尔斯到沃尔玛再到亚马逊,中国则是从国美、苏宁到阿里、京东,再到现在的拼多多。

单论把货卖出去,学亚马逊最像的是拼多多。但在 Temu 狂奔近两年后,亚马逊开始孵化自己的 Temu —— 在亚马逊主站增设特价专区,采用全托管模式(平台负责全程物流),且从中国仓发货至美国 —— 这也是 6 月 26 日亚马逊在深圳的卖家闭门招商会的核心内容。

据我们了解,初步方案包括:

- 亚马逊主页为低价商城设置专门入口,售卖的商品与亚马逊主站独立。早期采取邀请入驻制;

- 首次招商范围为时尚、家居、生活品类,要求做低价、轻的商品。整体上单品售价不超过 20 美金。亚马逊将统一制订细分类目的价格上限,在此限制下允许卖家拥有自主定价权;

- 在中国设置亚马逊履约(FBA)仓库,卖家只需要把货发到中国 FBA 仓,后续履约由亚马逊完成;

- 预计中国跨境运输时效 9 - 11 天,运费较此前低 45%。亚马逊负责站内和站外推广,向卖家收取佣金。低价商品支持仅退款,会设置专门的团队监控恶意仅退款行为。

上述方案中,亚马逊的选择招商类目、物流、推广方式和退款策略都与 Temu 高度相似。不一样的是 Temu 全托管不收佣金、商家也没有定价权,半托管目前是 0 佣金 0 广告费。

接近亚马逊的人士称,目前公布的方案还不是最终版本,可能会随着计划的推进进一步调整 , 低价商城最快今年秋天上线,可能向美国之外的市场同步推广。

亚马逊对中国对手的态度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初认为中国对手售卖的产品存在假冒伪劣问题、其模式不可持续,到对一部分品类降低佣金和放宽门槛吸引商家做低价商品,再到如今上线低价商城,直接学习挑战者的成功经验。

我们了解到,今年 6 月以来亚马逊派出管理团队前往中国,调研竞争对手和商家,召开沟通会,计划推出一系列对中国竞争对手的应对措施,低价商城便是这一行动的最新产物。

亚马逊的压力来自于以 Temu 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全托管业务自 2023 年以来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Temu 在欧美市场成为用户规模仅次于亚马逊的第二大电商平台,其全球月均 GMV 已超过 30 亿美元,美国市场贡献了 12 亿至 15 亿美元。

考虑到政策风险,Temu 今年以来主动降低全托管业务规模,发力半托管,在美国当地招募亚马逊商家加入半托管,以亚马逊价格 7.5 折出售同款商品。(沈方伟 龚方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