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伦认为,人工智能是更高级的软件形态,机器人则代表了更高维度的硬件形态。
文丨赵宇
编辑丨程曼祺
曾有业内人士告诉我们,相比外界熟知的苏箐,在华为期间曝光度不高的陈亦伦,更接近华为智能驾驶研发团队的技术 “灵魂人物”。
2021 年 4 月,搭载华为第一代智能驾驶系统 ADS 1.0 的极狐阿尔法 S 的实车路试视频引起热议:视频中,阿尔法 S 在两侧停满车辆的道路上自如穿行,还能有效躲避对向来车,表现远超同行。ADS 1.0 最初的研发即由陈亦伦主导。
现在,陈亦伦有了新动向。我们多方获悉,陈亦伦已投身具身智能创业,在今年 7 月创立 “它石智航”。这家公司的另一位联创是陈亦伦在华为期间的同事丁文超。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我们,它石智航正处于首轮融资阶段,方向还没有完全确定,目前团队成员主要是清华和复旦的博士研究生。
陈亦伦本科及硕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1 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我们曾提及,陈亦伦于 2022 年中从华为车 BU 离职。
一些业内人士当时推测,陈亦伦可能会加入其它车企或智驾供应商,而他却回到学校,开始担任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简称 “清华 AIR”)智能机器人方向首席专家。
在华为的 4 年里,陈亦伦曾任车 BU 自动驾驶系统 CTO、首席科学家。更早之前,他还曾担任大疆创新机器视觉总工程师等。
丁文超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
和人形机器人公司智元 CTO 彭志辉一样,丁文超入选过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发起的专项招聘计划 “天才少年”。他于 2020 年 9 月加入华为,此后作为技术专家,参与研发了 ADS 1.0。2023 年,丁文超离开华为,加入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任研究员。
智能机器人是陈亦伦长期关注的技术领域,他在本科阶段就开始接触这个领域。据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官网,陈亦伦认为,人工智能是更高级的软件形态,机器人则代表了更高维度的硬件形态,两者结合将产生巨大的技术创新空间。未来,人工智能会逐渐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对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022 年加入清华时,陈亦伦说,他计划在智能机器人领域辨识出有重大价值的技术创新课题,完成关键技术突破,形成有产业影响力的核心技术。不过到目前为止,他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智能驾驶领域。
例如在今年 6 月,清华 AIR 与百度共同发布了开源 “端到端” 自动驾驶系统 AIR ApolloFM。陈亦伦当时称,这个系统借助 AI 大模型,打通了智能驾驶的感知、决策、规划等传统功能模块,可提高智能驾驶的能力上限。
智能驾驶和智能机器人两者有可复用的技术。如理想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曾告诉我们,理想把自动驾驶看作一个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理想正推进的 “端到端 +VLM (视觉语言大模型)” 双系统方案实际是 “提出了一个通用具身智能架构”,“它在车上是自动驾驶,在机器人上就是智能机器人”。
目前,陈亦伦仍在清华 AIR 担任教职和一些管理职务,包括智能机器人方向首席专家、创新中心主任、无锡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本就是清华 AIR 对在职人员的考核重点之一。为支持科技创新、创业和公司孵化,清华 AIR 还成立了投资 AI 初创公司的创投基金清智资本。
清华已成为孕育一批明星 AI 创始人的星云,他们主要来自两个机构:一是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领衔的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简称 “清华叉院”),一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领衔的清华 AIR。
AI 大模型公司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星海图的两位联创赵行和许华哲、边塞科技创始人吴翼都是或曾是叉院助理教授;而清华 AIR 副教授周谷越创立了机器人公司求之科技。陈亦伦此次创立它石智航,是将 AI 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又一个尝试。
题图来源:《机器人总动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