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乐途旅游网与专栏作家示之

可可西里。资料图片

可可西里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行政区划归该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所管辖。南沿与唐古拉山脉交界,西与西藏自治区接壤,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东西长近400公里,南北宽约280多公里,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这片广袤无垠的高山台地,有着令人惊叹甚至绝望的荒凉。广义上的可可西里,则包括了更为广阔的地域,包括西藏北部被称为“羌塘草原”的部分、青海昆仑山以南地区和新疆的同西藏、青海毗邻的地区。与之相伴的另一个名字,叫:无人区。

通天河大桥。示之/摄

沱沱河大桥。示之/摄

从西藏安多翻越唐古拉山口未久,一条大河横穿国道,延绵远方。沱沱河与当曲在沱沱河大桥下游60公里囊极巴陇地区汇合,称为通天河。作为长江的正源,沱沱河发源于各拉丹冬,通天河则是长江流经玉树州的名字,全长800公里,穿行于唐古拉山脉和昆仑山脉的宽谷之中。这条河,因《西游记》而广为人知,但其实与玄奘西行和回国路线全然无涉。此河往东南而下,流经玉树三江源通天河大桥对岸河边有一巨石,传为当年唐僧师徒晒经之处,也是全然虚构和美好的想象。玄奘未曾途经此地,数百年后,远在数千公里之外且从未涉足玉树的吴承恩,将《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里的记载附会于此条河,使之充满了传奇色彩。

壮美而绝望的荒凉。示之/摄

人类的足迹越来越多踏足此地。示之/摄

狭义上的可可西里,则通常指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横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区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西与西藏相接,南同格尔木唐古拉乡毗邻,北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相连,东至青藏公路,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神奇的天路。示之/摄

在蒙语里,因发音不同而异,“可可西里”意为“青色的山梁”或“美丽的少女”,藏语则称该地区为“阿钦公加”。这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一片无人区,也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好的地区。

第三极的生命通道。示之/摄

青藏铁路穿行广袤无垠的无人区,与G109基本重合。自格尔木昆仑山口至西藏安多唐古拉山口,已建成五道梁保护站、不冻泉保护站、楚玛尔河、沱沱河和卓乃湖保护站。笔直延伸至天际的青藏铁路,有一段约20公里的路程行驶在专为藏羚羊季节性迁徙所留的野生动物通道上,其相当于一座特长的铁路桥。铁路完全架设在一个个三四米高的水泥桥墩上,每个桥墩之间给野生动物预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作为通道。每年繁殖季节,第三极的生灵从桥洞穿行,继续生命的传奇。

沱沱河。示之/摄

工业痕迹在此却不显得突兀,反而有一种特别的壮美。示之/摄

沱沱河。示之/摄

作为羌塘高原内流湖区和长江北源水系交汇地区,可可西里共有三个水系:东部为楚玛尔河水系组成的长江北源外流水系,以雨水、地下水补给,水量较小,以季节性河流为主:西部和北部是以湖泊为中心的东羌塘内流水系,处于羌塘高原内流湖区的东北部;北部中段为柴达木盆地内流水系,以红水河为主,穿越昆仑山流入柴达木盆地。

第三极的生灵。示之/摄

生命传奇。示之/摄

以环境严酷、气候恶劣著称于世的“世界第三极”,因人类无法长期居住、生产和生活,得以保留了其原始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水的存在,成为第三极生灵赖以繁育的最重要条件。可可西里已知哺乳类动物有30种,隶属于5目12科20属;鸟类有56种,隶属10目22科。此外,本区产2种裂腹鱼类及4种鳅类,几乎全为高原特有种。爬行动物则仅青海沙蜥1种。因拥有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可可西里可谓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

藏黄羊。示之/摄

据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官方网站介绍,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植被类型有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高寒冰缘植被,少量分布有高寒荒漠草原、高寒垫状植被和高寒荒漠等植被。有高等植物210余种,其中青藏高原特有种84种,重点保护的植物有新生女娄菜、唐古拉翠雀、线叶柏蕾荠、双湖含珠荠、马尿泡、唐古拉虎耳草、二花棘豆、短梗棘豆、昆仑雪兔子、黑芭凤毛菊、芒颖鹅冠草等,垫状植物资源特别丰富,达50种,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圆月如亘古的传奇。示之/摄

苍凉的圆月。示之/摄

天路直通巍巍昆仑。示之/摄

昆仑山垭口,海拔4767米。示之/摄

青藏铁路和国道109穿行广袤无垠的无人区,甚少曲折,多数时候笔直通向天际。天似穹庐、地极宏阔,天空幽蓝纯澈,草原深沉寒冻,第三极的生灵在苍莽圆月之下,顽强蔓延、继续书写亘古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