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日,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率团访美,与美国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波德斯塔讨论环境问题之际,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因为这篇文章中虽然介绍了美国政府对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那些指责,如所谓产能过剩,介绍了拜登政府在建设美国新能源产业上的进展,但这篇文章也多次用一种很巧妙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对美国这种做法的无奈以及无力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时刻,美国却突然传来特殊信号:美国不该和中国打这场仗,因为赢不了……”近来,拜登政府大肆打压、抹黑中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但目前,美国电动汽车发展之路目前遭遇“死结”。有分析人士对此指出,无论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利益出发,还是从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角度来看,以及从维护中美关系稳定的大局着眼,美国政府目前都应及时纠正歧视性产业政策,维护新能源汽车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日访华期间曾公开抱怨,称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及光伏板等新能源产品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并表示“美国已经注意到包括欧盟等其他经济体对于这一问题的关切”。当前,拜登政府急于将“中国产能过剩”炒作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目的是要让自己的种种保护主义举措显得“合情合理”,在“大选年”里稳住来自工会的选票支持。事实上,中国产业的发展是企业技术创新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美方指责根本站不住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介绍,前段时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王毅外长说,当前中美关系总体止跌企稳,但负面因素仍在上升积聚。中方对于中美关系的态度、立场、要求一以贯之,始终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发看待和发展中美关系,始终坚持国家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始终主张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

在布林肯访华期间,中国国家领导人就中美关系阐明权威立场,提出指导意见。中国国家领导人指出,中美两国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应该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应该求同存异,而不是恶性竞争;应该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这四个“应该”是中美建交45周年的重要启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是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走向未来的指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汪文斌近日还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了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情况,并敦促美方要切实为中美气变合作和全球绿色转型创造有利条件。汪文斌指出,美方一边表示愿与中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一边大肆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同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共识背道而驰,也将损害世界经济绿色转型,破坏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另据报道,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会议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后,“中美即将讨论甲烷减排问题”引起了多家外媒的关注。据《环球时报》援引一名澳大利亚专家的话称,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中美“气候停战”能将大家团结在一起。报道称,这是双方新任气候特使的首次会面,双方承诺推动双边合作,加强与减排技术相关的能力建设,制定和完善各自的MRV体系和标准。报道还称,美国和中国承诺就甲烷减排展开合作。

在气候问题日益紧迫的当下,清洁能源转型是当务之急,中国制造的低碳产品本可以助力全世界更快速实现转型过程,而不是被视为经济威胁。然而,中美专家普遍表示担忧: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紧张局势可能会阻碍气候方面的进展。美国国务院官员随后表示,这次会面氛围很友好。这也在中美双边关系广泛存在摩擦的背景下被视作难得的一抹亮色。

另据《北京日报》报道,此前,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会见中国美国商会代表团。双方还就加强中美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美企在华发展等进行了深入和建设性交流。谢锋阐明中方对中美关系、两国经贸合作等政策立场,表示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条原则,以和为贵,以稳为重,以信为本,推动中美关系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道路向前走。

中美气候合作仍有很多积极面向,重视其正向作用,是深化气候合作、消除不确定性的必要之举。首先,两国高层建立积极且可持续的合作框架是中美气候合作行稳致远的根本。但双方在气候问题如此急迫的当下,及早推进任何合作都是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强心剂。中美气候合作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如今中美双方气候特使正式重启面对面交流,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立场与态度。希望两个大国的气候合作长风破浪,成为全球气候合作的表率。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很高兴看到美中两国开始对话,近期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以及其他高级官员与中国领导层会面,如今美中关系“少了争吵,多了稳定”。此外,萨克斯还表示,在他看来,一个更好的答案是美国和中国能够携起手来,在整个新兴经济体中促进更多的投资、实现更快的经济发展和推动更快的能源转型。

另据新华社报道,第十届中美能源企业合作论坛近日在美国“能源之都”休斯敦举行,美国国会众议员亚历山大·格林在论坛上致辞说,商业关系可以改善国家关系。除了能源领域交流与合作,中国能源企业家的到来也将促进中美两国民间交流与商业往来,从而帮助改善两国关系。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秘书长张冠军也对此表示,期望可以通过参与论坛,进一步加深中美两国能源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中方愿意合作,但合作应该是双向的。我们不怕竞争,但竞争应该是共同进步,而不是零和博弈”……当前,中美关系企稳的势头来之不易,受到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欢迎。双方需要继续努力,把“旧金山愿景”变成实景,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向前走。对美方而言,纠正对华错误认知、正确看待中国发展,始终是其应当扣好的“第一粒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