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底,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航天员们要在太空工作生活半年。在他们的日常饮食中,除了有太空专用食品之外,新鲜的水果也必不可少。但并不是所有水果都适合在空间站食用。

它必须尽可能又轻又小且汁水相对少,品质和口感好,营养丰富,耐储运,不易变质腐烂,于是最符合要求的一种水果C位出道,它就是苹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西某农业集团负责人透露了“太空苹果”背后的保鲜技术:利用国际先进专业的气调保鲜贮藏与冷链运输技术,使苹果处于‘休眠’状态,确保航天人员吃到的每颗苹果,新鲜如同刚刚采摘,口感酥脆、美味营养。

这里提到的苹果,正是来自革命老区陕西延安的苹果。经过精挑细选和高科技保鲜技术处理之后,多次陪宇航员们上太空并出镜。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汤洪波边扎马步边吃苹果,引发地球上的网友围观。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食用苹果,开启太空实时吃播。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取出苹果,网友们也忍不住在线下单。

如果想尝到宇航员同款苹果,可以选择的价格区间很多,既有亲民的“论堆卖”“论斤卖”,也有高品质“论个卖”,一个苹果最高能卖到 20 块钱——它哪儿来这么大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在洛川苹果试验站检测苹果果实品质。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首先,延安优秀的自然生长环境功不可没。高海拔、高光照、高温差、无污染、冷凉干燥,是公认的苹果优生区,因而能获得大自然的最佳馈赠。

在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之外,延安人民通过勤劳智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成功树立全国革命老区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延安样板”,极大地推动了苹果这项优势产业的长远发展。当地收集4000份苹果种质基因和全世界600个优质苹果新优品种,选育出最佳苹果品种。秦脆、嘎啦优系、烟富系列、岩富系列、福布拉斯等优系品种百花齐放,早中晚熟品种有机结合。将苹果园建成高产高效园,实行标准化生产。每个苹果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苹果生产基地、农户以及生产中使用的肥料。数字化全自动智能分拣线如照CT一般,快速为每个苹果拍摄24张照片,依据外观、糖度、硬度等指标进行精准分拣,确保规格统一、质量有保证,客户还可实现苹果个性化定制。在“物流分选机”上,不同种类、大小、糖分的苹果也会被智能分选进行运输。冷气调库保证苹果能实现就地储存,全年供应。

1974年,陕西延安市洛川县苹果首次出口香港,走向世界市场的大门从此打开,如今陕西产出的更多苹果成功出口东南亚、中亚、中东、西欧等30多个地区,高端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在延安市洛川县一家果业企业打包苹果 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全国每9颗苹果中,就有1颗延安苹果,没有苹果产业,延安人民脱贫致富就没有可能。截至2023年,延安全市苹果总种植面积 332.75 万亩,总产量 464.38 万吨,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一,年产值上百亿元。

为从整体上把握苹果产业发展情况,用数字化方式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延安市与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推出“新华·中国(延安)苹果价格指数”,经过对以富士苹果为主流品种的延安苹果市场持续数年的跟踪观察及研究分析,得出指数运行结果。

2019-2023年间,新华·中国(延安)苹果产业发展指数稳步上涨,总指数同比增长率均超过 6%,2023 年涨势迅猛,达基期(2019年)以来最高值。2023 年,指数报 188.11 点,较上年上涨 39.29 点,同比涨幅 26.40%,年均复合增长率17.11%,标杆性示范引领我国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革新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安苹果产业发展指数分项指数走势图

从“驰名全国”到“享誉海外”,再到“上太空”,“延安苹果”“洛川苹果”成为最受消费者喜欢的两大区域品牌,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等指定水果。延安坚定不移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配齐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实现集链成群、多链增值,以一个以苹果为中心,串起了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格局。

这些,都是陕西延安苹果从“卖一季”变为“卖四季”、从“论堆卖”到“论个卖”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农在延安市洛川县槐柏镇一处果园采收苹果 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2023年,延安制定出台《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聚焦推进果业现代化,明确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产后处理、产业融合、品牌提升“五大工程”,构建市场营销、果业经营、人才队伍、防灾减灾“四大体系”,搭建科技研发、检验检测、会展交流“三大平台”,整市推进建设延安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经过多年发展,苹果已是延安“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也是延安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金钥匙”。未来,延安市将从保量、提质、延链、扩消费等方面,深挖苹果产业全链条价值潜力,在有限种植生产条件下持续提升产业价值上限,让小苹果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幸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