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读过《资治通鉴》,都可以很清晰地知道,诸葛亮隐居在襄阳!
司马光写得清清楚楚,诸葛亮寓居于襄阳。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是诸葛亮的好朋友司马徽和徐庶在刘备面前极力推荐的结果。
刘备问襄阳司马徽,有什么人才可以推荐。司马徽就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
司马徽是颍川人,司马光直接称他为“襄阳司马徽”,可见司马徽已经定居在襄阳。
同样的还有徐庶,也定居在襄阳,他也是颍川人。
诸葛亮的所有人脉关系都在襄阳,诸葛亮会在哪里?
没有微信,没有电话,没有汽车,没有高铁,没有飞机,全靠走路和骑马的时代,主要关系网在哪里,人就在哪里。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比如马谡,是诸葛亮的高参,就是今襄阳宜城人。
有人说,司马光说的是寓居,又不是躬耕。他寓居在襄阳,躬耕在南阳。
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寓居是什么意思。古文所谓的寓居,就是离开祖籍所在地,居住在外地,相当于今天的非户籍常住人口。稍微有点逻辑的人,都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比如,你家在郑州,你会走路到南阳去种田吗?你家在郑州,你家的田一定在郑州。反之,你的田在南阳,你的家也肯定在南阳。你居住的地方和你耕田的地方肯定是同一个地方。在没有汽车的年代,普通老百姓的田地与住所之间的距离不会超过5公里!
如果非要说诸葛亮住在南阳,也可以,先将《资治通鉴》中关于诸葛亮住所的这一节证伪再说。
拿不出证据,却非要说诸葛亮躬耕于今天的南阳,东汉的宛城,这不是孩子气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