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南频道 志远

据媒体报道,德国国防专家斯韦斯泰克日前表示,他对近日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调查存在严重怀疑。因为根据德国官方的说法,有证据表明,该破坏行动就是一个6人小组组成的“亲乌克兰团体”。对此,斯韦斯泰克指出,一小群人单独完成如此复杂的攻击任务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像这样的行动需要“数月的准备、计划和专业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资深记者爆出“拜登下令炸毁北溪管道”的猛料之后,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援引所谓“匿名政府官员”的话说,这是一个“亲乌克兰团体”所为,并一再强调“没有美英两国人员参与”,甚至还表示“没有证据表明乌克兰和俄罗斯政府参与此次破坏活动”。显而易见,美媒的这一篇报道,目的就是试图告诉全世界,这不是美国政府干的,同时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政府也与此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媒发表这番表态之后,德国媒体迅速跟进,表示“认同美媒的相关说法”。而德国情报部门随后宣称扣押一艘游艇,并对这艘“有存放火药痕迹”的游艇“展开调查”。毫无疑问,德国政府和媒体这一系列举措,其真实意图并非查明北溪管道被炸事件真相,而是为协助美媒替拜登政府洗地。对此,斯韦斯泰克表示,北溪管道被炸事件使用了至少500公斤炸药,如此数量的炸药,需要大型组织予以支持。另外,三个爆炸点相距遥远,如此复杂的准备行动,如果是“亲乌团体”做的,不可能不会被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韦斯泰克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支持,并利用海上军事演习的掩护,炸毁北溪管道的任务根本就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更何况,斯韦斯泰克还指出,“乌克兰不会攻击北溪管道,因为它需要欧洲提供军援,不敢贸然去得罪德国等欧洲大国”。显而易见,斯韦斯泰克实际上已经排除了所谓“亲乌克兰团体”破坏北溪管道的可能性,而且将矛头指向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炸毁北溪管道,对美国而言,可利用欧洲对美国天然气的依赖,进一步控制这些盟友。显然,美国本身已经与北溪管道遇袭事件无法摆脱干系,但德国政府和媒体却仍在为拜登政府洗脱嫌疑,仿佛不清楚这些被炸管道与自己能源安全息息相关。其实也难怪,德国总理朔尔茨日前访问美国的时候,根本就不敢当着拜登的面提及北溪管道被炸事件。在这一背景下,柏林及其喉舌替美国脱罪,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一名政府高级官员日前承认,“俄罗斯天然气减少供应,让德国承受巨大压力,现在看来,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对德国而言是非常难以替代的”。显然,与俄罗斯能源脱钩,德国损失惨重。而北溪管道遇袭事件的发生,意味着德国在战后与俄罗斯重启能源合作的渠道被切断,这等于是打断了德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一条腿。然而,德国即便已经瘸了一条腿,但还决定参与美国对华技术封锁的阵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朔尔茨访问美国回国之后,德国媒体就传出“柏林将禁止中国华为参与该国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对此,德国《明星》网站在报道中恬不知耻地宣称,“幸运的是有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冲突中,让德国可以再次依赖美国”。对此,有媒体在报道中指出:补贴纠纷,北溪管道被炸、援乌坦克这些事关德国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被朔尔茨搁置不提。相反,德国却追随美国将矛头直指中国,并成为美德关系和睦的“重要筹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德国已正式参与美国的对华技术封锁阵营。而朔尔茨对美国的访问,本身就是到拜登面前出卖德国利益的。要知道,德国为了“美德和睦”参与对俄制裁,由此而引发的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等严重危机。现如今,德国又为了所谓“美德和睦”,牺牲中德合作关系给美国送上投名状。而美国回报给德国的,则是通过出台相关法案,对德国相关企业进行打压,把该国经济进一步往滞胀泥潭深处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因为参与对俄制裁,其经济已经付出了自冷战结束后最惨重的代价。现在又参与美国的对华技术封锁,这无疑就是存心给德国本来就糟糕透顶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而德国近期频繁爆发的民众反战示威和罢工活动,实际上已经说明,在德国民众的眼里,这届德国政府几乎已无药可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