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5月18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17家单位指导,华东交通大学和南昌交通学院主办,35家单位协办的第七届土木工程赣江学术论坛在南昌举行。

论坛指出,随着“交通强国”战略和“国家水网”工程的持续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土木、交通和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力推进智能建造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加速形成了具有土木建筑行业特点的新质生产力。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学者聚焦论坛主题,畅享前沿成果,展望未来趋势,共同擘画土木工程美好未来,为行业建设和繁荣发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力。

据了解,本届论坛为期2天,围绕岩土、结构、道路、防灾减灾、铁道、桥梁、市政等土木工程研究领域和“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与发展,安排了院士报告、大会报告、分组报告、研究生报告等270余场学术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汉龙、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云敏分别就“多功能透明土模型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数智赋能城市安全”,分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土木工程学科作为江西省一流学科及华东交通大学学科特区之一,形成了土木工程学科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杰青、海外优青、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项目等方面接连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国家级标志性项目连年“大丰收”。多年来,土木工程赣江学术论坛吸引了一大批院士及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前来参会,已经成为了多领域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土木、交通和水利工程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带动了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江西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助推江西地方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