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宣布了一个重大喜讯:国际南北走廊最后一环打通了!

据路透社14日消息,印度与伊朗13日签署了一份为期10年的合同。未来,印度将负责开发和运营伊朗南部的恰巴哈尔港,增强与中东国家的战略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0年时,俄罗斯、印度和伊朗三国签署运输走廊协议,目的就是搞这个INSTC,意在替代亚丁湾-苏伊士运河航线的航线。在2006年时,印度曾同意为伊朗开发港口提供资金,但因为伊朗被制裁的原因,伊朗和印度的合作进程被打断了,导致该项目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到现在。

这个恰巴哈尔港俄罗斯、伊朗和印度开发的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STC)的战略枢纽,亚丁湾-苏伊士运河航线的替代航线关键一环。印度能拿下恰巴哈尔港,意味着,印度的货物未来可以通过伊朗的交通网络,“丝滑”的通过波斯湾,伊朗,再进入中亚地区,最后到达俄罗斯,成功绕过了关系不怎么好的巴基斯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印度来说,这是印度首次获得海外港口的管理权,其意义重大,印媒自是少不了“海吹”一番。

印媒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

一是该协议将帮助印度政府“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二是这是印度与伊朗的一次“重要地缘政治接触”,将使中巴合作的瓜达尔港黯然失色。简单理解就是,印媒认为恰巴哈尔港的地理位置优越,距离瓜达尔港也比较近,自信该港口可以取代瓜达尔港成为区域最重要的港口。

老实说,印媒会如此作想,并不难接受。一直以来,印度很多重大项目都是对标中国来实行的。在印度眼里,这个INSTC实质上就是缩小版“一带一路”。印度想在中巴经济走廊隔壁打个桩,吸引更多国家加入,最终与“一带一路”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不可否认的是,恰巴哈尔港离瓜达尔港两地都位于印度洋与波斯湾的交汇处,相距甚至不到100公里,确实挺近,难免会形成竞争关系。但是有影响并不代表会被压下去。道理很简单,瓜达尔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点项目,也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核心项目,比起印企,中企有着天然优势。当年伊朗有意把恰巴哈尔港推销给中方,但中方最终选择了瓜达尔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些年,在中国的全力推进下,瓜达尔港的各方面建设都在不断完善,随着基础设施和经济腹地的突破性建设,瓜达尔港的更多潜力在被逐步激活。

而现在,印度和伊朗只不是刚刚将迟滞8年的合作意向“续”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头印伊刚签,那头美国就坐不住了。

当时间5月14日的记者会上,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韦丹特·帕特尔在被问及该协议时警告说,考虑与伊朗进行商业交易的“任何人”都需要意识到“制裁的潜在风险”。他表示,“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仍然有效,华盛顿将继续执行这些制裁”。

印度会听吗?会听就不是印度了。对于美国的警告称,印度外长苏杰生让美国的眼界放宽点,称印伊港口协议将惠及整个地区,美国不应狭隘的看待这件事。

据印方日前所称,印度已经通过恰巴哈尔港向阿富汗运送了250万吨小麦和2000吨豆类。在已经实现有利可得的情况下,印度接下来根本不会听美国的话。或许,印度一开始甩出“抗衡”中国就是为了堵住美国的嘴,只是没堵住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印度和伊朗达成协议这事,也算是个双向奔赴。不仅印度看好INSTC,伊朗也同样看好。

2021年,货轮“长赐号”横向卡住堵了苏伊士运河航道时,就有伊朗外交官称疏通运河太麻烦了,建议大家不妨换条路走。其所指的路,在当时就是伊朗和俄罗斯参与建设的INSTC。

那么,印伊双向奔赴这事能成吗?

大概率会成。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见印度放弃。不过,印度要想跟“一带一路”分庭抗礼,怕是很难。最终可能会形成瓜尔达港为主,恰巴哈尔港为辅的局面。对此,中国一点也不虚,时间会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