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斯图亚特”是二战期间美国的一种轻型坦克,为纪念杰布·斯图尔特将军而命名的。
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许多人认为这种配备37mm主炮的轻型坦克并没有多少存在感,但它却是二战期间生产量最多、最著名的轻型坦克。在本文中,我们将了解这种轻型坦克的历史和技术特点,以及它在实战中的表现。
本文为俄罗斯博主“钢铁传奇”撰写的介绍文章,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采用双炮塔设计的M2轻型坦克。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陆军已经装备了292辆M2A2、M2A3轻型坦克。这两种都是双炮塔坦克,一个炮塔配备12.7mm机枪,另一个炮塔配备7.62mm机枪。同时,美国陆军还装备了112辆M1、M1A轻型坦克。这两种同样是双炮塔坦克,只不过两个炮塔完全相同,都配备7.62mm机枪。
从结构上看,M1和M2系列轻型坦克都采用相同的底盘,每侧有四个负重轮。每两个负重轮为一组成对安装在平衡悬挂上,平衡悬挂上安装垂直缓冲弹簧。底盘可能就是这些没有存在感的轻型坦克最主要的优势,但是,从技术角度上看,这种平衡式悬挂的底盘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落后了。不过,底盘整体设计非常成功,直到1945年绝大部分美国坦克都采用了这种设计。
M2A4轻型坦克。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军闪击波兰,大量坦克的实战表现清楚地向美国将军们展示出纯机枪武器的无用性,因此美国必须加快研制一种配备火炮的新型轻型坦克。M2A4轻型坦克就这样诞生了。从一开始,它们的主要用途就是训练,装备美军之后几乎立刻进行改进。1940年初,美国陆军部制定了新型坦克的设计要求。
美军检查生产线上的M2A4轻型坦克。
新型轻型坦克的第一辆原型车在岩岛兵工厂以M2A4为基础组装,并于1940年7月5日以“M3轻型坦克”的编号投入使用。
从结构上看,新型坦克与M2A4非常相似,它还继承了上世纪30年代所有美国坦克存在的一系列缺点:
坦克宽度受到二战前美国陆军标准浮桥尺寸的限制;
短而高的车体使炮塔内无法配备口径超过37mm的火炮系统;
沿用的老式轻型坦克窄幅履带导致压强较高,限制了它在软土地面的越野能力。
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它可以安装五挺机枪。
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的主要优点是极高的可靠性和动力配置。主要武器为一门M6型37mm坦克炮,炮管长度为53.5倍径,辅助武器为五挺勃朗宁M1919A4型7.62mm机枪(其中一挺为并列机枪,第二挺安装在车头,由机电员控制,另外两挺安装在车体两侧,最后一挺安装在车体侧面作为防空武器,这挺机枪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武器)。1941年3月,美国汽车制造厂开始批量生产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M3A1“斯图亚特”剖面图。
在批量生产过程中,M3“斯图亚特”的设计不断改进。M20炮盾被新型M22炮盾所取代,正面装甲更厚。总体来说,该型坦克的装甲防护水平有所提升,车体正面装甲厚度增加到45mm,炮塔装甲厚度增加到38mm。底盘和车体后部形状借鉴自M2轻型坦克,战斗全重12.43吨。
坦克车体为轧制装甲板在角钢框架上用铆钉组装而成,后期生产的坦克部分改用焊接工艺。车体分为两个部分:前部为战斗舱,后部为发动机舱,两者之间用隔板分开。
配备D37812炮塔的M3A轻型坦克。
为了冷却发动机,清洁空气通过车体顶部、散热风扇正上方的网状开口进入发动机舱。来自战斗舱的污染空气和废气通过隔板上下开口进入发动机舱,通过散热风扇排出。发动机配备的空气滤清器安装在车体两侧。
车体前部是驾驶员和机电员,他们面前是可以向上打开的观察窗。观察窗上还有开缝,提供了有限的视野。驾驶员的观察窗与车体首上装甲的矩形舱盖相连,同时打开观察窗和舱盖时,驾驶员可以方便进出坦克。
首批100辆坦克配备的是D37812型八角铆接炮塔,顶部有六角形车长指挥塔,其中两面与炮塔侧壁重合。指挥塔两侧各有一个带有玻璃的观察缝,同时炮塔侧面也有类似的观察缝。炮塔下方还有一个小舱盖,用于车组使用个人武器向外射击。
安装D39273炮塔的M3轻型坦克。
从1941年4月起,铆接炮塔被D38976型八角焊接炮塔取代。从1941年10月起,后者又被马蹄形的D39273焊接炮塔取代,这种新型炮塔由一块弯曲的装甲板制造。同时,改用新型车长指挥塔,不再明显凸出,并改用两片式舱盖取代之前的一片式。在新型坦克上,驾驶员和机电员的观察缝得到加强。
大陆W670-9A风冷航空发动机。
坦克的车体和炮塔采用夹层结构,外层为装甲,中间是12mm厚的纤维板绝缘材料,内层是0.8mm厚的钢板。
M3“斯图亚特”配备一台大陆W670-9A七缸星型风冷航空发动机,功率为250马力,转速为2400转/分钟,气缸容积9.832升,发动机重325.6千克。
吉伯森T-1020-4柴油发动机。
1941年末至1942年初,由于大陆航空发动机出现供应问题,部分坦克安装了吉伯森T-1020-4九缸星型风冷柴油发动机,功率为265马力,转速2250转/分钟,发动机重量328.9千克。
尽管更换了发动机,但是除了安装柴油发动机的部分,坦克其他的设计并未改变。从外部看,配备柴油发动机的坦克可以通过Vortex公司的空气滤清器进行识别,过滤后的清洁空气通过柔性管道进入发动机,比航空发动机的进气管更长。这些坦克通常被称为M3(柴油),并未大量装备美国陆军。
M3“斯图亚特”炮塔内部。
只有驾驶员和机电员在坦克内部可以获得比较舒服的位置,他们的座椅有可调节高度的靠背,甚至还有安全带。M3炮塔并没有吊篮,炮手和车长没有座椅,行军时,他们的座位就是炮弹箱上的软垫。而战斗时,他们就站着进行战斗和射击。车长兼任装填手,好在37mm炮弹并不重,负担不是很大。
主炮俯仰射角为-10°~+20°,由炮手用肩托控制。由于旋转炮塔的手轮位于车长一侧,所以战斗时,都是车长将炮塔转到大致的方向上,炮手再操作肩托在10°的范围内对目标进行精确瞄准。M3轻型坦克配备M5A1望远式瞄准镜。
北非战场上的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第一个使用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首次参战的并非是美军,而是英国陆军。英军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损失了大部分坦克,而自身又无法以生产方式迅速补充,迫使其向美国寻求帮助。第一批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通过《租借法案》于1941年7月抵达英国,成为英国陆军第8皇家爱尔兰骠骑兵团的主力装备。同年11月,英国陆军第4坦克旅的所有三个团都装备了美国坦克。
1941年11月18日,在加布尔萨利赫附近,第4坦克旅的第8骠骑兵团和第5皇家坦克团与纳粹德军第5坦克团相遇。第一次参战的M3“斯图亚特”表现不佳,自身损失11辆才击毁德军7辆(另有证据表明,此战英国表现非常糟糕,损失23辆,击毁8辆)。1941年12月,该旅调到后方休整。经过两个月的密集作战,166辆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中只有12辆出现机械故障。英国陆军一直对自己故障频出的坦克感到头疼,因此对M3“斯图亚特”的表现非常满意。
装备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的苏联陆军。
苏联陆军装备M3“斯图亚特”的数量仅次于美军和英军。通过《租借法案》苏联共接收了1232辆M3、M3A1轻型坦克:1942年972辆,1943年255辆。苏军内部将其称为“M3轻型”或M3L。尽管这种美国坦克动力性能极佳,但过于高大使得伪装十分困难,并没有获得苏联坦克车组的特别喜爱。此外,它还使用苏联稀缺的高辛烷值汽油,加注的航空汽油辛烷值至少为92,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其他汽油,但辛烷值至少为82。
M3“斯图亚特”喷火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表明,上世纪30年代研制的轻型坦克完全不适合与敌方中型坦克作战。1942年,M3“斯图亚特”的37mm主炮已经无法击穿纳粹德国III号和IV号中型坦克,只能设法射击其侧面装甲。如果说,通过偷袭侧面的方式,M3“斯图亚特”还能击毁纳粹德国III号和IV号中型坦克,在面对“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时,它已经没有任何作战能力。
由于主炮口径较小,M3“斯图亚特”无法有效支援步兵,37mm高爆弹甚至无法摧毁敌方简易土木工事。正因为如此,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将M3“斯图亚特”改装成喷火坦克。
被击伤的苏军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此外,M3“斯图亚特”的装甲防护能力也受到质疑。它能够全向防御大口径机枪和20mm机炮的远距离射击,面对纳粹德国37mm反坦克炮和日本重型反坦克枪时,只有正面装甲才能有效防御。如果它遇到更大口径的武器攻击,那么坦克肯定会被击毁。如果M3“斯图亚特”被“虎”式重型坦克的88mm主炮击中,肯定会被炸成碎片。由于M3“斯图亚特”外形较大,在战场上很容易成为敌方瞄准的目标,并且很难进行伪装。
英国陆军装备的“斯图亚特侦察”。
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动力强、速度快、性能可靠,适合执行侦察任务。但是,高速度是以高油耗为代价的,安装附加油箱之前,M3的公路续航里程只有113千米,配备柴油发动机的M3情况稍微好一些。
但是,M3“斯图亚特”高大的外形并不适合侦察,所以英国陆军经常拆掉它的炮塔,改装M2HB重机枪。而这些改装的M3“斯图亚特”被称为“斯图亚特侦察(Stuart Recce)”。拆除炮塔后的M3轻型坦克还被改装成指挥车、装甲运兵车和火炮牵引车。由M3“斯图亚特”改装的火炮牵引车一直在英国陆军服役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