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五月十七日,历史上地位最稳的太子朱标,在考察西安能否作为国都,回南京途中突然病逝。半年以后,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爆发,牵连者达一万五千余人,淮西勋贵一派遭到毁灭性打击,但其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明初的政治平衡靠的是三驾马车,藩王,勋贵,文臣,而驭手就是皇帝,对于一手打下天下的朱元璋是可以不在乎的,但继位之君不行,只能靠名份,而这朱允炆显然不懂,以至于一国打一地,也搞的一败途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藩王,他是嫡长孙不假,但和常氏之子朱允熥的血脉比还差点,又削藩不留情,继位不半年,就废四王逼死一王。其次勋贵之边,毫无根甚不说,又因为蓝玉案反而积了不少怨。最后是文臣,这方面是占优势的,只可惜宋元以来,无事袖手谈心性,事急一死报君王成了文官的常态,恰好他的两个活宝,齐泰,黄子澄就是这样,所以仅仅四年,建文朝就成了过眼云烟,反而成就了朱棣永乐大帝之名。

::今天,我们不妨试一下,看看朱标不死,大明会怎样,

大明需要削藩吗?

::我觉得需要,因为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了。历史上朱棣也这样干了,事实证明效果不错,此后明朝藩王之乱,不说有成功的,连危害大点的也没有,但他没有名分,为了留下个好名声,只能削其权而厚养人,以至于到了万历初年,藩王俸禄已经达到了全国财政的30%。

今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于宗藩……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不啻倍之。即如山西,存留米一百五十二万石,而禄米三百一十二万石;河南,存留米八十四万三千石,而禄米一百九十二万石。二省之粮,借令全输,不足供禄米之半——《明世宗实录》

::朱标来的话,就不会这样,因为他不需要害怕,在大明没有比他更正统的继承人了,他削藩的话,肯定会给藩王保留一定权力,不会像永乐之后,只能当猪造人,以至于到了压跨朝廷财政,如果不行,也会让你感受一下什么叫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标不死,蓝玉不亡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因为蓝玉是太子党的核心之一,朱标不死,杀了蓝玉,除非是老朱想换太子了,而这几乎不可能。

::朱元璋和朱标关系怎么样?借用网友的话,只有朱标是朱元璋的儿子,其他的都是皇子。1355年十月,此时的朱元璋事业刚刚起步,依然有着非常深的小农思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因此年近三十的他听说了儿子生了,高兴的提笔在山上写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八个大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洪武一朝留下的丰厚军事资源,只需要按部就班,便足以压制草原,再狠点,出动蓝玉,陆仲享,冯胜,王弼等百战名将,重现汉唐亦非不能。

永乐盛世够好吗

::后世谈起永乐,总会被他六征漠北,七下西洋,编写永乐大典,这种大气魄所震憾,向往,但你不知道,四年的靖难之役,二十二年的永乐一朝,真正打空了帝国底蕴,以至于仁宣两朝都是为此擦的屁股,直到正统年间,才得以达到洪武未期水平,面对外敌,不得不处于守势,一撤再撤,以至于北方防御形同虚设,大明战神于偶然成了叫门天子。

::如果朱标能够顺利即位的话,北方的经济会得到进一步恢复,到时安居乐业,再展望世界,谁知会不会是下一个贞观之治,而且朱允炆经过教导,再差也不会不如朱祁镇吧,盛世只会更长,剩下只能尽人事看天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没有如果,但身入其中,畅想一番也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