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残疾人一般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外貌特征,如果很明显看见他的身体有残缺,不用问人家也不用说,这就是残疾人。其次残疾证,有些人的残疾特征是不外显的,比如精神残疾,这就需要交流和证件才能确定此人是否残疾。如果要问哪种判断方式更直接,我觉得外貌特征很容易辨别,而在武汉地铁工作人员面前,他们认为对残疾人的确认,残疾证比残疾人的外貌特征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武汉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规定,残障人员持有效证件可免费乘车,免费乘车的流程是,残障人员向工作人员提供有关证件,工作人员核验无误后,通过无障碍通道进站乘车。这本应该是企业对社会特殊人群的一项福利,怎么还给自己惹来一身'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了视频以后,第一感觉就是工作人员的处置过程太过死板,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先有残疾人还是先有残疾证。很明显是先有残疾人,然后经有关部门审核后发给其残疾证。公司有免费政策,工作人员就应该遵章执行,这个没问题。但当规定和现实存在冲突时,就需要工作人员现场判别,要不然工作人员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只是遵章守纪吗?应该有应急处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从公司的角度考虑,福利就是免费,免费就会有人钻空子,如果一个人说自己是残疾人不需要验证就能走无障碍通道免费乘车,肯定有人冒充,这对公司来说就是一笔损失,而且还会有很多不必要的纠纷。所以有卡控措施是对的。但考虑的不够周全,相关管理措施也不够灵活,工作人员没有得到足够授权,现场处置缺乏经验,顾头不顾腚。

事发后武汉地铁也第一时间声明歉意,这表明他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做的确实不够好,接下来肯定会对相关规定进行完善以及工作人员现场处置的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最令人欣慰的时,当事的无臂残障人士并未生气,也表明是自己出门没有带残疾证在先,工作人员也是照章办事,并无过错,也不希望工作人员受到处罚。怎么说呢,执行规定很重要,但也要视情况灵活处置,毕竟事无巨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觉得工作人员有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