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雅·兆惠出生在1708年,满洲正黄旗人,被誉为“中国反疆独第一人“。

公元 1760 年(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定边将军兆惠率军凯旋而归,乾隆皇帝带领一众大臣在前门口迎接。

不仅如此,乾隆皇帝还让众大臣分为两列站在城门等待兆惠将军的归来,在其到达城门口后,乾隆皇帝更是为其牵马,乾隆皇帝那是什么身份,一人之上万之下的九五至尊,兆惠作为臣子哪敢让九五至尊为其牵马,于是下跪再三请求,最终乾隆皇帝象征性的走了几步这才作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将领究竟是凭借着什么让皇帝为其牵马的,难道是因为祖上积德,祖坟冒青烟了嘛?

兆惠虽然出生在名门望族里,可是在当时社会地位并不高,他和雍正的生母孝恭仁皇后(德妃乌雅氏)同出一族,按照祖上的辈分来说他是孝恭仁皇后的孙子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孝恭仁皇后是正黄旗包衣出身,而兆惠出生于康熙四十一年,当时的家族地位并不显赫。他的父亲只是一个都统(军事职位,军分区司令)。

直到雍正登上皇位后,乌雅家族才开始走上崛起之路,被雍正皇帝得以重用成为贵族,可是和其他八大姓氏相比,家族背景还是有些许弱小,再加上他只是孝恭仁皇后的旁支,因此在雍正皇帝当政的初期,他并没有被得到重用,只是军中的笔贴式做着翻译文书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九年(1731 年),兆惠以笔贴式身份被任命为军机处章京(正五品官员),入职军机处,后因雍正看到此人的闪光点便在有意无意的提拔他,后在雍正时期历任兵部士郎、内阁学士、盛景刑部士郎、刑部右士郎等职位,在家族里的晚辈里算的上是有出息的人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十三年(1748 年),兆惠成为户部侍郎,当时朝廷正在平定大小金川之乱,兆惠被受命为远在金川的清军运送粮食,到达金川后兆惠观察了解当时战机后便上书乾隆商议运粮之事,并且向乾隆帝汇报在平定金川的战争中的诸位将领里只有乌尔登和哈攀龙两位将领在骁勇作战,更提及各个省的派兵情况于皇帝收到的情况不符,皇帝收到上书后便命令傅恒平定“金川之乱”后调查此事,经查证兆惠上书中的内容属实,因检举有功的到了乾隆帝的重用,从小小的笔贴式升职为山东巡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十五年(1750 年)兆惠任值军机处,乾隆十八年被派往西藏处理准噶尔一族的事宜。

乾隆十九年(1754 年),清兵出兵平定准葛尔部,任命班第为定北将军,永常为定西将军,兆惠受命协理班第代领的北路军务并处理粮饷事宜,乾隆二十年(1755 年),乾隆派兆惠前往乌里雅苏台,在此期间值得一提的事,兆惠在乌里雅苏台设立了一个粮草中转站,为西军提供了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二十一年(1756 年),清军击败阿穆尔萨纳,收复伊利后,在这过程中定北军在战争中遇到了危险,可是定西将军得知此情况并没有前去增员,将西路军陷入危险之地,乾隆帝得知此情况后,罢免了永常的定西将军之值,由策楞接任。也就是说在这一战中乾隆的两名大将一名战损,一名被罢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便将兆惠召回北京,并授予他镇守北疆的方略。兆惠还在没有回到北京,策楞便因为谎报战况和夸大政绩而被逮捕,而且解除扎拉丰阿定边右副将军的职位,并将这个职务给了兆惠,让其接手伊利的一众善后事宜,他一路上集结兵马,收集粮草,整顿兵马赶往前线,最终不负所望击败前线敌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年阿穆尔萨纳被清军击败在逃往哈萨克,定西将军围捕失败,乾隆皇帝命定西将军回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二十一年冬天,准葛尔叛军再次发起反叛,叛军直接进入清军的牧场进行大规模作战,兆惠听闻此消息,便派宁夏将军和起前去平叛,没想到和起在这场战争中战死,兆惠听闻这个消息后亲自代领五百人前去平乱,经过齐尔哈郎到达鄂垒扎拉图与达什策零作战,在次站中兆惠利用天气因素计谋打败策零,一直将其追击到库图齐,再战达勒奇,代领将士击杀敌军数千名。

此战结束后,兆惠回到伊利,清军士气大受鼓舞,士气大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二十二年(1775 年),在大雪纷飞极寒的天气中率军前往乌鲁木齐作战,噶勒藏多尔济、扎那噶尔布等多方叛军全部集结在此,作战次数一日之内多达数十次,战马粮草几乎都要被消耗殆尽,大军又冒着极寒天气,到达特纳格尔被叛军所围困,幸好当时雅尔哈善派遣侍卫图伦楚带兵八百人前来支援,兆惠派遣的将领刚好杀出重围到雅尔哈善的军营申请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完美解决后被上报朝廷,乾隆念兆惠骁勇善战将他封为一等武毅谋勇公。

乾隆二十二年,兆惠带领清军终于肃清了天山北路,获取成功。

乾隆二十三年(1776 年)八月,兆惠帅兵南下,领命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亲自率领兵马4000 余人攻往小和卓占领的叶尔羌城,接着就发生了最著名的“黑水之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水围之战可谓是清朝统一历史上艰难的一战,大小和卓联手,其拥有的兵马足有两万多人,而兆惠将军手下兵马不足 3000 人,且粮草不足,在这如此艰难的状况下,兆惠决定智取,先切断大小和卓之间的联系,使其消息和兵马不能互通,趁机夺取他们的羊群,用来给军中将士们提供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兆惠将兵马驻扎在海水河畔,率军准备渡河,大小和卓预判了兆惠的安排于是埋伏再次围剿清军,发起进攻后河两岸的清军各自为战,兆惠身先士卒,勇敢冲锋,换了两匹战马终于抵抗住了敌军的进攻,接下来兆惠安排士兵开始坚守阵地,小和卓的一千五百多人竟然围攻不下兆惠的几百疲兵,值得包围在外,打算肃清他们消耗他们,打拉锯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兆惠在黑水坚守了三个月之久,冰天雪地,一直等不到援兵前来,粮草消耗殆尽,他们只得就地取材用于果腹。一边还要于小和卓进行抗争,直到三个月后援兵终于到来,黑水营之围才得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场战役中,只看战局兆惠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或战绩,可是他就想一颗钉子一样镶嵌在树木里,消耗着大、小和卓的军事力量。给在外的清军围剿大小 和卓提供了机会。

历史评价兆惠,骁勇善战,有勇有谋,性格坚韧,是大清不可多得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兆惠率领大军返京,乾隆皇帝因兆惠屡立战功便率领朝中大臣亲自迎接兆惠,并要为其牵马,在兆惠的惶恐中走了几步作罢。

从兆惠离京到回到故土长达六年之久,兆惠脸上竟显沧桑,战争也为其脸上和身上留下了不少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兆惠被授御前大臣、协办大学士兼任刑部尚书,且他的画像被永远挂在了紫光阁内。

乾隆二十九年(1764 年)十一月,兆惠病逝,乾隆皇帝亲自参加了他的葬礼,赠太保,谥文襄,配享太庙。

兆惠纵横战场多年,立下无数战功,为清朝收复新疆,为今日中华民族的领域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属实是我们中华民族上的英雄,受后人钦佩和仰慕。

参考文献:

《乾隆皇帝(第三卷)》

《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中的《凯宴成功诸将士》

文/蒙面嘎巴酱

编辑/蒙面嘎巴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