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蒋介石围攻延安,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曾在米脂县的杨家沟暂居,让这座黄土高原山沟里的村落与中国革命事业紧密相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以“亚洲部”为代号的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随行官兵共计600多人,从佳县神泉堡出发,来到杨家沟,至1948年3月21日离开,经吴堡川口,东渡黄河,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在此共居住了120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家沟是一座偏僻的古村落,但非常富庶,村内拥有陕北地区最大的窑洞建筑群——扶风寨。扶风寨的创建者是马氏家族,据说他们祖籍是陕西扶风县。明万历年间,马氏一族迁居陕北,落脚在有“旱码头”之称的绥德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家通过铺面生意、典当租赁、买田卖地,聚集了大量财富,随着家族产业的逐渐壮大,马氏一族从绥德县迁移到米脂县杨家沟村,将这里作为最终的落脚点。19世纪中叶,回民起义爆发,马氏族人为了防范回军攻掠,以收“保境安民”之效,决定在这块风水宝地修造扶风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扶风寨选址杨家沟的龙凤山,这里涧水绕合,三山拱围,易守难攻。建有瞭望台、炮台、水井、供排水设备,出入道路、广场、戏台、学校等设施,南北寨墙均建成双套城墙,各设两个寨门,南寨门为“骥村”门和“扶风寨”门。城墙及炮台上安有荷兰造的“红夷大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氏族人还为家族子弟、佃户等所有壮丁都配备了来复枪、猎枪等武器,武装力量超过了一个县制的保卫能力。起义回军的马队刚到寨前,就被马氏武装的火炮攻击的落荒而逃,成功地保护了他们的族人和周边村庄百姓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共中央进驻杨家沟时,马氏一族已经在杨家沟形成了规模,全村共有地主72家,土地遍及陕北地区米脂、绥德、吴堡、佳县、清涧、延安等地,共拥有土地十八万亩,据说每年仅收租米就有一万多石(约4百多万斤)。马氏家族不是一般地地主土豪,他们历来重教兴文,以德为人。陕北地区最早的女校就是马氏家族在1911年创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驻扶风寨和杨家沟后,中共中央政治部、亚洲部保卫科、中央机关医院、解放日报、广播电台、陕西省委、参谋部、新华社、西北局、公安处、情报局、通讯班、供销科、印刷厂等单位就分布到了这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而且至今还保存有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杨家沟革命旧址纪念馆开始筹建, 1978年正式对外开放。现保存较好的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胡乔木、陆定一、叶剑英、彭德怀、杨尚昆、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旧居。十二月会议、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军事会议、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庆祝宜川战役大捷大会和东渡黄河动员大会旧址。(陕46,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1月11日)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