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4月2日报道 2022年一季度已经收尾,各大车企也纷纷披露了2021年的财报业绩。

在疫情反复、原材料上涨、补贴退坡等多重压力的“夹击”下,中国三大民营车企比亚迪、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在2021年依然取得了同比增长的营业收入,当然,营业成本也均保持在高位。

财报数据显示,长城汽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为第一,吉利汽车销量第一,比亚迪汽车研发投入第一。根据规划,2022年,比亚迪保守的销量目标为150万辆。吉利汽车将销量目标定为165万辆。长城汽车方面,如果依据第二期股权激励规划,其销量目标则应为190万辆。

长城汽车领头:营收双位数增长

从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看,长城汽车妥妥成为三大民营车企财报成绩单的第一名。

营业收入:长城汽车>比亚迪「汽车相关」>吉利汽车

营业成本:长城汽车>比亚迪「汽车相关」>吉利汽车

归母净利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整体」

净利率: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整体」

营业收入方面,2021年,长城汽车同比增长32.04%达1364.05亿元,比亚迪汽车及相关业务同比增长33.93%达1124.89亿元。对比之下,吉利汽车营收同比不及前两家,同比增长10.3%达1016.1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整体营收主要来自三部分,分别为手机部件、组装和及其他产品、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三项业务占比亚迪总收入比例为52.04%、40.00%和7.62%。

从归母净利润数据看,只有长城汽车保持了增长态势,达67.26亿同比增25.43%。

吉利汽车归母净利润为48.47亿同比减12.41%,位列三家民营车企的第二名,但这已经是吉利汽车归母净利润连续第三年下滑。2020年、2019年和2018年,其归属上市股东净利润分别是55.34亿、81.90亿和125.53亿。

吉利汽车在业绩发布会上坦言,由于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去年的财务表现低于管理层原先预期。当然,吉利汽车利润下滑的原因,还源于员工增加导致的管理费用增加、存货、分销及销售费用、行政费用、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之减值亏损、以股份付款的增长等。

比亚迪整体归母净利润为30.45亿元,同比减少28.08%,而30.45亿元的数据也包含了比亚迪手机及充电等业务。

从净利率数据看,依然是长城汽车的盈利能力为三者最优,达4.93%同比减少0.52个

百分点。吉利汽车次之,达4.28%同比减少1.77个百分点。比亚迪整体净利率则降为1.84%,同比减少了2个百分点。

营业成本方面,2021年比亚迪汽车及相关业务成本达929.27亿,同比上涨了47.90%。吉利汽车营业成本同比增加了8.82%,达841.99亿。当然,“缺芯”、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业内普遍的难题,长城汽车的营业成本也同比增加了32.04%达1143.67亿。

为什么是长城汽车?

营收同比增长32.04%的背后,是长城汽车128.1万辆销量同比增14.79%的“鼎力支持”。

销量: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

单车均价: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汽车

毛利率:比亚迪「汽车相关」>吉利汽车>长城汽车

这已经是长城汽车第六年迈入百万销量俱乐部,随着魏牌、坦克,以及哈弗、欧拉新款车型的推出,长城汽车“品牌向上”初见成效。

数据显示,2021年长城汽车单车平均售价10.6万元,同比增长15.02%。相比之下,吉利汽车销量与长城汽车销量体量接近,但单车收入为8.77万元,略低于长城汽车。

当然,可以看到,在缺芯及疫情反复的压力下,三家民营车企毛利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跌。

同时,在单车均价优于吉利汽车、销量相差不多的前提下,长城汽车在2021年度也保持了较好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管控能力,为三家最低,分别是51.92亿元和40.43亿元,这其中还包含了长城汽车股权激励的费用。

此外,长城汽车也并未控制研发投入金额。2021年90.7亿元(44.90亿为费用化研发投入)的数据,同比大涨了76.05%,占营业收入比例达6.65%。根据规划,2021年至2025年,长城汽车预计投入约1000亿元用于研发。到2023年,全球研发人员在现有的1.5万人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万人。

值得一说的是,海外业务也正成为长城汽车的新增长点。2021年近14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02.98%,使其海外营收也达到了161.6亿元,占总营收11.85%。当然,吉利汽车和比亚迪同样对海外市场进行了相应布局。2021年,吉利汽车累计向海外地区市场销售11.5万辆新车,同比增长58.2%。比亚迪海外汽车销量所取得的收入也占了总营收的29.57%。

与去年相比,2021年长城汽车现金流增长情况良好,长期偿债能力也有所提高。

根据财报数据,2021年,长城汽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3.2亿元,同比增长581.61%。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79.1亿元,同比增长105.33%。资本负债比率为182.33%。

再看吉利汽车,其研发投入在2021年为55亿元,虽然同比增长了16.1%,但不及长城汽车的研发投入数据。单车均价不及长城汽车,正是其营收整体不及长城汽车的关键要素。相较于其他两家而言,吉利汽车在2021年也大幅增加了员工数量,其销售和行政费用占营收占比相对较高,当然这有将研发投入算入其中的原因。

据了解,吉利汽车表示,未来也将持续探索利润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吉利汽车技术服务和授权利润等其他收入同比增长245.3%。

营收增长净利下滑 比亚迪怎么了

从营收来看,2021年比亚迪营收增长同样超过了30%以上,但归母净利润却也同比下滑了近30%。

比亚迪解释称,“公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材、塑胶及其他金属原材料,如锂、钴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主营业务的生产成本,进而对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财报数据显示,在汽车及相关业务方面,比亚迪营业成本929.27亿,同比上涨近半倍。而应对补贴退坡及原材料上涨的压力,比亚迪也在今年1月和3月两次宣布涨价,相应新能源汽车分别涨价1000~7000元和3000~6000元不等。

除了生产成本的上涨外,比亚迪正在加速扩张电池及汽车产能,财报数据中的在建工程资产达202.77亿,占总资产的6.86%,也进一步拉低了比亚迪的利润。

此外,研发投入也是比亚迪支出费用的一部分。根据2021年财报,比亚迪研发投入金额为106.27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79.91亿元,计入本财年费用),同比增24.2%,占营业收入4.92%。聚焦刀片电池技术、储能产品、DM-i超级混动、DiLink 4.0(5G)智能网联系统等,比亚迪的研发投入为三家民营车企之最。

当然,除了营业成本、在建工程资产和研发投入的增加,比亚迪利润下滑或还与防疫产品利润回落,员工增多导致的管理费用增加等相关。

值得一说的是,比亚迪单车均价为14.13万元,已经是传统车企单车均价中的“佼佼者”。根据此前公布的投资者会议纪要,比亚迪累计未交付订单已达到40万辆。为此,比亚迪预计2022年销量为150万辆,并提到“若供应链向好,则将冲击200万辆的销售目标。”

总结:
在营业成本皆大幅增长的2021年,长城汽车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利润数据。

随着对产品结构的持续“向上探索”,长城汽车在财务数据方面也或将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当然,手握40万未交付订单的比亚迪以及新造车势力们已经“来势汹汹”。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燃油车销量峰值将在2022-2023年出现,之后其销量将持续下降。

这也意味着,从2022年起后的几年,或许也是包括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在内的传统车企们迈向新能源汽车时代最为关键的几年。

目前,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均为10万辆有余。无论是魏牌、沙龙、欧拉,还是领克、几何、极氪,在疫情和缺芯仍将持续的背景下,如何推动自家企业迅速站稳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脚跟”,也必将是这两大民营车企需要“筹谋”的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