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Janson
编辑 | 志豪

老牌合资车厂大裁员,不愁卖的广汽本田也开始发愁了。

车东西5月16日消息,据广汽本田内部人士爆料称,从5月起,广汽本田已通过分阶段通知启动了一项较大规模的裁员计划,预计影响将超过一千名员工。

据公司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此举为公司范围内的裁员,涉及以生产方面为主的多个部门。

目前,广汽本田已开始实施离职流程,主要采取自愿离职的方式,并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汽本田增城工厂

对于裁员一事,广汽本田对外回应称,此次人员优化是为了确保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加速战略转型。此举包括不续签部分生产领域员工的首份劳动合同、通过自愿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员可能不仅涉及到生产方面的一线员工,还将影响到“科长”级别的管理人员。

此前,在2023年底,广汽本田也曾传出裁员消息。当时仅涉及到900名合同工,并未涉到正式员工。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来看,合资车企在中国的市占率不断下滑,从2022年开始,合资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降至60%以下,并在2023年进一步下降至50.2%。

根据本田提供的数据来看,目前本田的市占率稳定在3%左右。

此外,在2023年,合资车企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5.1%,远低于自主品牌的59.4%,合资车企在新能源转型的发展上也面临挑战。

不难看出,面对市场压力,广汽本田的寒气也传到了一线正式工上了。

此外,目前合资车企面临压力的也并非只有广汽本田一家,上汽大众、丰田也进行了裁员计划。

与此同时,通用也对中国区的负责人进行了调整,以应对今后的市场压力。

可以说,目前不仅是广汽本田一家,而是整个合资车企都面临着系统性问题。

一、本田启动千人规模大裁员 生产领域员工为主

2023年12月2日,本田就进行过一次裁员,当时决定转型电动化市场的本田面临着燃油车销量下滑后的人员过剩问题,从而裁掉了大概900名合约工人,并未涉及正式工。

而此次针对正式员工的裁员来的也非常快,距离上一次仅仅过了6个月。据内部人士透露,“许多员工已经在进行离职前的健康检查。”同时,消息人士还指出,尽管裁员行动预计将持续到8月,5月的裁员活动会比较频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田全新电动品牌“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条文来看,一般只有“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才需要在离职前接受由公司负责提供的离职体检,从中可以看出,本次离职的绝大多数员工很可能还是与一线生产有直接关系的员工。

同时,本次裁员可能不局限于基层员工。广汽本田的匿名管理人员指出,广汽本田的裁员计划可能会影响到中层管理层。

他解释道,虽然目前还没有针对中层管理者的裁员行动,但一个科长的薪资相当于两个工人的工资,在未来可能进行的精简结构调整中,科长级管理层可能会受到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汽本田生产线

从现有消息看,目前的裁员主要为生产方面,这或许与广汽本田目前的销量下降有关。

根据广汽集团发布的2023年年报来看,广汽本田2023年的销量为640466辆,较前一年下降了13.66%。

从广汽本田销量最好的轿车和SUV来看, 雅阁 参数 图片 )和 皓影 在2023年分别卖出174447辆和122213辆,占到了总销量的41.2%,和2022年相比,雅阁和皓影则分别卖出了220771辆和128491量,分别下降了21%和4.9%。

同时,广汽本田2023年的营业收入为935.28亿元,年比下降了18.75%。

此外,该下降趋势同样反映在广汽本田的产能利用率上。

广汽集团的年报指出,2023年广汽本田的产能为651200辆,产能利用率为84.57%。相比之下,2022年的产能利用率则几乎满载,为99.71%。

进入2024年,广汽本田的市场表现面临持续的压力。

数据显示,4月份广汽本田的销量为24673辆,同比下降了2.93%;而今年前四个月的累计销量为141649辆,同比下降了19.01%。

面临这样的市场压力及产能过剩,裁减一线生产人员则也是情理之中了。

二、合资品牌败退多个合资车厂裁员 最高赔付N+4

从整个市场环境来看,目前合资品牌败退是整个行业的大环境使然,国产品牌崛起,新能源渗透率增加都是导致这一因素的关键,而非广汽本田一家之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乘用车市场趋势(中汽协数据)

从燃油车市占率的角度来看,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4月,新能源车在国内零售市场的渗透率达到43.7%,比去年同期的32%提高了11.7%。

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66.8%,而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7.5%。

同时,合资车的市占率也在被不断蚕食,2024年4月,主流合资品牌的零售销量为45万辆,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9%。

其中,德系品牌的零售市场份额为19%,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日系品牌的零售市场份额为15.2%,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美系品牌的零售市场份额为5.9%,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汽大众工厂

而这个数据也印证了除广汽本田之外,上汽大众、丰田也发布了“自愿离职”计划,通用中国区负责人换帅的在市场压力上的关联了。

近期,上汽大众和丰田等公司也在进行员工调整。

据媒体报道,上汽大众、丰田的员工调整方案主要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补偿标准是N+3或者是N+4。

其中,大众的政策较为明确,自愿离职的正式员工补偿标准是N+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用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以及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Steve Hill

在另一方面,通用汽车在5月8日宣布,现任全球商业运营副总裁Steve Hill将于6月1日接任Julian Blissett的职务,出任通用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以及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全权负责通用汽车在中国的业务运营。

上述公司不仅都是合资车企,同时在上一阶段的市场表现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可以说,一场合资车企开源节流的“自救潮”要开始了。

结语:合资车企面临转型压力

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自主品牌产品里也在逐步升高,逐步挤压了合资车企的生存空间。

在面临这样的市场压力的同时,包括本田在内的车企也在积极转型,发布了一系列新能源产品线。

然而,就目前来看,绝大部分合资车在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上,还是慢了半拍。

在临转型压力的当下,合资车企如何反击,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值得关注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