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市场,国产电动汽车可谓蒸蒸日上,不过在出口市场,电动汽车的表现就不理想了,连续快速增长之后,今年5月份却出现了下滑,而燃油车出口却在逆势增长,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乘联会发布数据,5月新能源车出口9.4万辆,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18.8%。占乘用车出口24.8%,较去年同期下降6.8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汽车出口7.7万辆,同比下滑22.3%;但插混汽车出口却增长了1.3倍,只是插混汽车出口才2.2万辆,未能扭转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还是多以欧洲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和巴西等为主。对于燃油车市场,其实国内车企的整体竞争力仍然十分有限。

并且,从近几年来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出口正受到外部的冲击。去年下半年,欧盟委员会首次对中国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今年5月,美国宣布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和部分动力电池材料加征新的关税,且关税幅度从25%大幅度提升到100%。外部环境的变化,让不少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厂商和动力电池材料厂商纷纷搁置了部分海外建厂计划。

但这对国内燃油车的出口进程其实并无影响。今年一季度,中国燃油乘用车的出口同比增增长速度(26%)已经超过纯电动乘用车(12%)。5月份燃油车占中国汽车出口的比例高达82.6%,燃油车出口维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带动了中国汽车快速出口,与国内汽车市场的表现完全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的数据显示,燃油车在海外新车市场的占比仍然高达九成,燃油车在海外市场占据绝对优势,显示出在海外市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仍然相当不认可,他们更认可技术成熟的燃油车。

国产汽车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表现也是迥然不同,在国内市场,国产汽车第一名是新能源汽车企业,该车企的汽车销量已超越诸多老牌汽车企业;但是在出口市场,占据优势的国产汽车品牌却是一家燃油车企业,2023年该国产汽车品牌出口的汽车超过90万辆,占中国汽车出口的比例近两成。

这也与国内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认可度较高有关,2023年中国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突破600万辆,但是全球的新能源汽车竟然有六成在中国市场销售,庞大的中国市场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对比起在出口市场的表现,则证明了国产燃油车正在加快技术升级,国产燃油车已具备与国际汽车企业竞争的实力,他们推动了中国燃油车的出口,燃油车占中国汽车出口的比例超过八成,而且从5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出燃油车占中国汽车出口的比例还在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尽管燃油车市场似乎展开了一场反攻,但这并不意味着新能源车型的崛起就受到了威胁。目前看,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渗透率仍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然而,随着燃油车市场的复苏迹象,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未来的竞争格局。传统巨头们或许会借助政策调整和产品更新重新夺回一部分市场份额,而新能源车型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