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的2024年:用“设计”推动事业的三重“飞轮”
撰文|大野
编辑|路由社
题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
真正的智慧总是古今相融,中西相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洞见和思想,在现代商业世界中,也有清晰和响亮的回声。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他的代表作《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出的“飞轮效应”就是一个显例。从一开始耗时费力推动飞轮转动,到形成飞轮的快速旋转并借助势能以实现自我强化,这个颇为形象的理论概念,描述了商业经营过程中,通过连续积累推力、实现加速增长的一种循环效应。
换句话说,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需要外部给一个很大的推力,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会很费力,但每转一圈也会形成自身势能,飞轮就会转动得越来越快,直到通过某一个临界点之后,势能和惯性就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继续带动飞轮高速旋转并持续突破。
如今,在这个仿佛被按下加速键的时代,种种“飞轮效应”和“加速度”也成为一种普遍的体感。
从IT时代的摩尔定律,到AI时代的算法迭代,信息革命正在让历史脚步装上自我加速的飞轮。同样,步入“新四化”以来的百年汽车行业,也可以见到种种类似的飞轮效应。
譬如,中国汽车品牌经历过去20多年来品牌向上的奋斗之路,加上电气化、智能化等“新四化”技术浪潮的推动,在智能电车的新赛道,中国新能源车对于传统汽车一百多年来的体验革新与价值重塑过程正在不断加快。
譬如,近两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尤其是国产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攀升,今年下半年以来更是连续五个月渗透率超过50%,不断从跨国品牌、豪华品牌手中抢到更多市场份额,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见微知著,小中见大。
今年1-11月,吉利汽车累计销售新车近197万辆,同比增长约31%,累计销售新能源车近78万辆,同比大涨约92%,其中,吉利银河系列的持续热销为整个集团注入了一路走强的动能。于是,吉利也成为观察汽车行业飞轮效应的一个重要且形象的样本。
亮眼的销量数据和强劲的增长态势之外,背后的核心推力更值得关注。答案就藏在9月发布的《台州宣言》里。
根据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的解读,“宣言的关键词是‘聚焦’,面向新的发展阶段,吉利将聚焦汽车主业持续提升竞争力。从新能源发展的角度,就是持续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与高效融合,聚焦打造‘一个’为主流用户服务的精品新能源品牌。”
可见,作为吉利的高端新能源系列,银河扮演的关键角色不言而喻。
进入吉利银河内部来看,设计又是驱动它这两年成功起势并取得爆发式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淦家阅在“2023国际汽车论坛暨吉利设计十周年”活动开场致辞的开宗名义,“设计不仅是消费者选择产品时的重要参考标准,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也是吉利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由此,我们可以概而言之,从“智能吉利2025”的战略转型,到《台州宣言》的战略聚焦,2024年,正是将设计提升到了战略高度来思考和践行的知行合一,以及由此驱动下的吉利银河的爆发,一边承接了企业价值向上、品牌向新第二阶段的使命,一边也将继续推动吉利从优秀迈入卓越的事业征程。其间,彼此独立又相互强化的三重“飞轮效应”,已然清晰可见。
第一重“飞轮”:吉利银河的爆发
“只做高价值新能源汽车”。
时钟拨回到2023年的2月23日,吉利发布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同步首发首款吉利银河智能电动原型车“银河之光”。
与此同时,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提出了银河系列产品设计目标:开辟中国电动车原创设计新范式,打造中国智能电动车设计的新标杆,吉利银河要做中国设计的电动车。
从此后20个月的产品推新进程和发展态势看,吉利银河系列除了旗下多款新产品的高颜值、高价值和高度原创性之外,还有此后销量一路高歌猛进的高速度。
继2023年全球首发吉利银河首款原型车“银河之光”,揭开智能电动时代的设计新范式,并相继推出 银河L7 ( 参数 丨 图片 )、 银河L6 之后,今年,吉利银河更是进入产品爆发期,一口气推出 银河E8 、“银河星舰”SUV原型车、 银河E5 、吉利星愿、银河星舰7 EM-i等多达5款的新产品或概念原型车,进一步加快着产品推新的效率与速度。
这些面向不同细分市场的高价值新产品,也取得了出色的销量表现和市场反响,以一种让业内惊叹的“银河速度”,不断刷新着新车上市交付的速度纪录。
譬如,银河E5上市首月交付过万,上市119天交付超过6万台;银河星舰7 EM-i上市13天交付过万;吉利星愿上市49天交付超过3万台。
相比产品矩阵快速扩容、销量数据迅猛增长,这些看得见的迅速变化,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吉利银河围绕“中国原创设计新范式”这一设计目标,在多款新产品上展开的持续、系统的探索和实践,则是一种相对润物无声又勇猛刚毅的自我精进,也是推动飞轮更快转动的另一重相对隐形和内在的推力。
于是,除了屡创新高、自我刷新的“银河速度”之外,同样反响热烈的还有设计界业内的反馈和评价。这一年,吉利银河多款新产品也在国内外拿下多个重磅设计奖项。也从另一个维度上,为吉利蓄积着价值向上、品牌向新的发展势能。
其中,科技旗舰SUV原型车“银河星舰”获得了红点设计概念奖、2024《财富》中国最佳设计榜、MUSE设计奖铂金奖、2024《上海设计100+》等多个国际设计大奖;银河E8斩获了IDA设计奖、iF设计奖、MUSE设计奖铂金奖、红点奖、意大利A铂金奖等多个国际设计大奖;银河E5一经上市随即斩获MUSE设计奖铂金奖,等等。
无论是工业设计界的专业肯定,还是市场终端的销量表现和用户反馈,这一年,吉利从设计端给到了吉利银河产品系列步入高速发展轨道的一种持续推力:
一方面,它展现出“成组定义、批次开发”这一设计创新模式的强大效率和商业潜力;另一方面,围绕“中国原创设计新范式”的理论深挖、产品实践、市场验证的业务闭环,也进一步推动了吉利银河产品系列的事业“飞轮”。
第二重“飞轮”:战略转型关键期
身为吉利设计的“掌门人”,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和由他率领下的吉利设计团队并不止于从产品设计的微观层面,考虑和实践赋予吉利银河一套富有“中国设计”的产品设计语言。同时,他也站在企业发展、商业经营的高度,去思考和规划原创设计对一个产品系列、一个企业而言,在更长商业周期内的一种自我定位和价值赋能。
因此,过去这一年,吉利设计团队就不断通过在设计层面的战略思考与商业实践,主动响应着市场竞争、企业转型、产业出海等时代之问。
譬如,在今年年中的某论坛上,受邀出席的陈政在主题演讲中提出“设计即战略”,提出必须通过持续升维的设计来对抗行业不断降维内卷的新视角、新解法。
这种战略层面的设计思维革新,以及站在全球设计经营的大格局、大视野,对“中国设计话语体系”的顶层设计, 对内他们找到了一种应对国内市场内卷式竞争的制胜之道,对外找到了应对全球竞争格局的设计方法论。
首先,基于一种以终为始的长期主义思维,陈政认为,“中国汽车的终极形态是‘Designed by China’,将设计思考和产品定义高度集成。同样,产品经理也必将是汽车设计师的终极形态,站在以企业战略的高度,以长期主义的视角去创新,去突破,找到商业制胜的关键因素。”
其次,站在全球设计生态布局的广度考量,他提出,“设计战略,不再只是做一两个爆款的产品。而是要步步为营,做好设计的长期布局。智电时代的设计要蜕变,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一两个明星设计师可以扭转局面的。因此,要从‘英雄史观’向并肩作战的‘人民史观’转变。”
或许,正是这两重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广阔视角,和设计策略上的应对之道,让过去这两年对中国原创设计新范式的思考、探索与落地,已然溢出吉利银河产品系列,成为涵盖吉利旗下纯电、燃油和混动多种驱动形式的车型,也全面体现在包括吉利银河、中国星系列、吉利星愿等全系新产品的快速上量,在各个细分市场均取得了不俗的市场反响和商业成功。
同时,这种兼具宏观视野与长期眼光的设计战略思维,才能让一种“根植于文化母体和品牌内核、根植于用户需求、根植于吉利自身技术发展”的吉利设计,成为陈政眼中“品牌最好的翻译官”、“品牌最强的驱动力”,让“中国原创设计新范式”的持续求索和丰硕成果,早已汇入吉利价值向上、品牌向新阶段的事业追求当中。
换句话说,正是有了“设计即战略”的指导思想与顶层设计,这两年来,吉利围绕“中国汽车原创设计新范式”不断形成的理论总结、方法梳理和实践应用,才有了广泛的适应性和巨大的商业价值,才能成为“智能吉利2025”战略转型冲刺期的有力推手。
从而也在加速吉利银河产品系列快速迎来爆发期的第一重“飞轮”之外,吉利设计能在企业战略转型这第二个维度上,不断推动着吉利企业发展与面向智能化时代转型的事业“飞轮”持续加速。
第三重“飞轮”:“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
如果说,前文论及的两个层面,还只是吉利设计推动“中国原创设计新范式”之于企业内部推动两个“飞轮”,那么,面向一个“很中华、不传统、更快乐”的中国电动车设计新时代,吉利设计还有另一重星辰大海的追求。
借用陈政在“2024国际汽车设计论坛”上的致辞,就是要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最有活力的汽车市场,在优渥的资源和土壤中,在历史机遇和使命中,“构建起一套中国汽车设计的话语体系,共创可以改变世界的好设计,为全球汽车行业的进步注入全新的活力。”
于是,围绕“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从2023年开始,在上海连续举办“国际汽车设计论坛”,就是这样一场以十年为期的求索之路。
继去年发布《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白皮书(第一版)》之后,今年“国际汽车设计论坛”上,《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研究白皮书(第二版)》发布之际,陈政也进一步将“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概括提炼为包括百家思齐、破壁和美、弘潮共鸣的三阶段发展模式。
基于这一“三阶段发展模式”为指引,这一年来,围绕构建“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的历史使命和自我期许,吉利设计在以下三个层面上不断拓展着此前已经启动的工作,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其一,继续加强产、学、研、媒的广泛联动,联合学术界从源头去探索和挖掘何谓优秀中国文化,争取能够突破中华优秀文化向来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审美壁垒,以自然真实之形,应事物之本,将无意识的行为转化为可见、可用、可感知的真实体验。
今年的设计论坛现场,就发布了吉利设计与湖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联合完成的研究成果——《智能时代下全球“舒服车”的体验设计研究》、《全球化时代下,以中国文化“润”为主题的设计形态研究》。同时,吉利设计也对“中国R角”、“中国纹样”等设计制式展开了深入系统性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由此,为全行业不断提供着兼具全球视野与东方智慧的更多中国设计方案。
其二,践行设计战略从“英雄史观”向“人民史观”的转变,为了给全行业不断培养、输送中国汽车未来的原创设计人才和生力军,联动各方力量继续探索、加强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
继去年在吉利体系内部,联合吉利学院共建“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探索一种产教融合的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之外,今年,这项工作也持续走向更广、更深的领域。
譬如,通过在四川美术学院、成都吉利学院、德国普福尔茨海姆应用技术大学(Pforzheim)等国内外院校,陆续举办“年轻力·创未来”吉利设计校园巡讲、2024全球汽车创新设计营、校企合作作品展等走进校园的系列活动,与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探索设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其三,以量产产品为抓手和落脚点,通过在外观、内饰、空间、舒适、安全等维度上的不断突破,持续为用户体验提供新感知、新价值。
从银河E5上找到的“全球审美最大公约数”,到吉利星愿重构A0级纯电轿车造型和空间的价值标准,从吉利中国星东方曜创新演绎的“国韵新生”,突破人们对“中式豪华”的刻板印象,再到吉利银河星舰7 EM-i汲取“工必有意”的设计思想,将产品设计回归“功能与安全”诉求的本质。
通过在以上多款明星产品上的设计实践,不仅外显了吉利“天地一体化”的智能出行体系,以及“用AI架构造AI汽车”的全体系能力,也在这个智电时代持续赋能用户体验的全方位革新与迭代。
以上三个层面的工作,从理论总结到设计实践,从审美溯源到人才培养,都汇聚到一个焦点与核心——不断完善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的研究、持续扩充和丰富实用且有效的设计工具、设计方案。由此,来推动“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构建——这个关乎中国汽车行业未来走向的“飞轮”。
当然,对于这项以十年为期的长期主义事业,陈政也有着清晰的认知和预判,“慢慢走比较快。这个慢不是我们想象的速度的慢,而是每一步要稳,那你速度就能加强。我的目标非常清晰和坚定,那我走的每一步都是算数的。”
在真实的商业世界,对“飞轮效应”的最佳应用,当属由杰夫·贝佐斯一手创立且30年来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的亚马逊。
印证了吉姆·柯林斯对伟大公司的研究,在连续创业过程中,贝佐斯自觉将“飞轮效应”内嵌于亚马逊的底层商业逻辑中,通过对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嵌套的“飞轮”——提升客户体验、增加客户流量、吸引更多卖家和商品品类选择——坚持不懈的推动,相互形成一个闭环的“增强回路”,实现了亚马逊的持续高速增长。
经由前文的分析不难发现,吉利用“设计”推动事业“飞轮”的2024年,同样可以作如是观。
从多个产品系列的集中发力,到企业战略转型的冲刺,再到行业设计话语体系的构建,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围绕着探索一种足以影响世界的“中国好设计”,不断践行“中国原创设计新范式”的理论总结、产品实践和市场反馈,就是在三个维度上推动事业“飞轮效应”的核心动力。
当然,如果说“飞轮效应”本身有什么第一推动力的话,就像贝佐斯所说的,亚马逊30年来的商业运营始终秉持三大信条,那就是客户至上、发明创造和保持耐心。
同样道理,如今,面对智电时代带来的市场机会和历史机遇,当不少中国品牌仍然采用模仿的设计老思路,来试图做出一两个网红爆款、流量明星之时,吉利设计走过的2024年却主动选择了一条困难但正确的道路。
换句话说,就是始终围绕用户需求和高价值体验,在构建“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的征途上,保持着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和必要的耐心。
由此,来回顾吉利这一年,既有当下用户体验价值的更新,也有中期的企业成长价值,以及长远的行业影响与产业意义:
首先,由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汽车产品定义的变化,让用户体验的感知和价值到了一个新阶段,所谓“高价值新能源车”必须在视觉美感、空间舒适、智能安全、使用便利性等多个维度上,形成一种有别于跨国品牌的新体验、新价值。
其次,经过国产电动车10年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汽车品牌过去20多年的持续努力,目前,中国汽车品牌也到了需要主动告别模仿阶段,而是要凭借文化软实力、价值创造力等原创能力和成果,来赢得对手尊重的新阶段,如此才有品牌真正稳定和强大的内核。
再次,以十年为期,主动探索和共创一种足以影响世界的“中国好设计”,通过一套成熟的“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与海外各大地区市场的有效对话、相互交流、互相理解、彼此尊重,才能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帮助中国汽车设计顺利出海,做大做强。
-FIN-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