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多个维度、多方评估,看看自己是不是确诊为肥胖了......

整理:鸢鸢

审核专家:王友发 教授

体重指数(BMI)作为传统的肥胖评估指标,其临界值在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的诊断和预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鉴于肥胖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现行的BMI标准是否依然适用于中国居民的健康评估?未来肥胖的评估标准又应该如何优化?

2024年8月17日,第三届中国肥胖大会(COC 2024)在京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院长、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主委王友发教授在大会上就“当前中国居民超重/肥胖诊断BMI临界值评价”这一主题进行报告。本文将分享王教授讲课的精彩内容,供读者参考。

肥胖全球化以及BMI的全球应用

2023年、2024年的《世界肥胖报告》[1]显示,超重和肥胖问题将在2035年进一步加剧,超过51%的人口(约40亿人)将面临体重指数(BMI)达到或超过25kg/m2的挑战。上述不利在中国尤为显著,根据预测,2035年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人数将超过6亿,而儿童人数将超过1.3亿,占儿童总人数高达72%。

2021年6月《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史无前例地发表了三篇配中文版本的系列论文[2]——《关注肥胖,中国该采取行动了》。系列论文显示:预测到2023年,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率将达65.3%;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预计达到418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2%。

BMI作为诊断肥胖的标准之一,在全球广泛应用。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本地人群的生理特征和疾病风险进行了BMI标准的本土化调整。例如,美国的超重和肥胖BMI临界值为25kg/m2和30kg/m2。而根据中国居民的身体状况,中国的超重和肥胖BMI临界值为24kg/m2和28kg/m2,以使其更能精准揭示中国居民的实际健康情况。

BMI与健康结局的关系

多项研究也表明BMI对于健康结局有一定预测效果:

  • BMI对死亡风险的影响[3,4]:BMI与个体全因死亡率呈U形关系;当个体的BMI处于(22.5-25)时,死亡风险最低,非吸烟人群中BMI更低;个体处于高BMI时,全因死亡风险高;老龄者低风险区间则呈现右偏。

  • BMI 对多种疾病风险的影响:国外研究[5]显示BMI对冠心病、中风、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均存在显著的U形影响;但来自我国的肥胖疾病负担研究[6]显示:BMI与多种慢性病风险呈线性的积极关系;BMI处于(22.5-25kg/m2)时,上述疾病风险最低[5];过高BMI的风险远高于过低BMI[5]。

  • BMI高风险存在差异[7]:各国家类别均呈现U形关系;各国家呈现一致低风险区间(BMI=22.5-25kg/m2);而在国际通用的BMI标准下(25/30kg/m2),亚洲人群全因死亡风险均更低,这意味着国际通用BMI标准可能不适宜于亚洲人群。

BMI的局限性,

如何才是发展之道?

王教授指出;“通过系统的研究说明,亚洲人群跟欧美人在相同的BMI下,我们体脂更高,健康风险更大。”BMI不仅在不同地区中标准不同,在不同年龄段的标准也是如此,可见现行BMI标准仍存在许多局限性。

1、BMI的局限性

(1)预测健康结局存在争议:BMI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联存在种族、性别和年龄差异,影响准确性与可靠性。

(2)BMI不能反应身体脂肪分布:相同BMI个体可能脂肪含量和分布差异悬殊,并导致不同健康结局。

(3)BMI的性别差异:BMI存在性别差异,体现在体脂分布、身体组成和健康风险上。同时,BMI无法准确区分腹部脂肪对健康的具体影响。因此,在评估不同性别的健康风险时,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如体脂率、腰围等。

(4)目前中国BMI标准不适宜老年人群:老年人中,较高BMI与较低死亡率相关,这可能根源于老年人群中衰老与体成分的显著变化。

2、BMI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 因其便捷度,现阶段BMI仍旧作为超重肥胖诊断的重要工具,针对不同人群之间的切点值,WHO也提出倡导[8](图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BMI最佳切点值

  • 2023年,中国营养学会针对老年人的BMI标准,推荐中国高龄老年人(>80岁)BMI适宜范围为(22.0-26.9),以预防不良健康结局并提升预期寿命。

  • 王友发教授团队2022年5月份发布的《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9]中回答了关于肥胖防治的各种问题。以下是共识中关于肥胖临床评估干预的操作流程(图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成年人肥胖症临床评估干预方案[9]

面对BMI在肥胖诊断中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可能需要关注更精准的体脂分布、体脂百分比、肌肉质量等体成分测量方法,并结合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等代谢风险指标。生物电阻抗法(BIA)或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评估体成分(脂肪和肌肉量的分布)是现阶段一个新兴的评估模式。同时,全生命周期的肥胖管理策略也将成为未来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方向。

总结:

当前,国内已有标准化的BMI切点值并广泛使用,但其仍有不少局限性,需适时更新;未来,体成分和代谢风险指标应纳入超重肥胖诊断;BMI标准值的设定应关注特殊人群;需要开展长期队列研究和干预研究;采用全生命周期健康发展视角和综合措施,推动肥胖及相关慢性病防控。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友发 教授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领军学者,医学部副主任,全球健康研究院院长,国际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营养科学界首席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全球健康分会、行为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肥胖及慢性病防控、营养流行病学、全球健康等。

参考文献:

[1]https://www.worldobesity.org/resources/resource-library/world-obesity-atlas-2024

[2]https://www.thelancet.com/series/obesity-in-china

[3]Berrington de Gonzalez A, et al. Body-mass index and mortality among 1.46 million white adults. N Engl J Med. 2010 Dec 2;363(23):2211-9.

[4]Gu D, et al. Body Weight and Mortality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JAMA. 2006;295(7):776–783.

[5]Berrington de Gonzalez A, et al. Body-mass index and mortality among 1.46 million white adults. N Engl J Med. 2010 Dec 2;363(23):2211-9.

[6]Sun X, et 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obesity and projected future obesity health burden in China.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22 Sep;30(9):1724-1751.

[7]Global BMI Mortality Collaboration, et al. Body-mass index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dividual-participant-data meta-analysis of 239 prospective studies in four continents. Lancet (London, England). 2016 Aug;38 8(10046):776-786.

[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1)‎.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waist-hip ratio : report of a WHO expert consultation, Geneva, 8-11 December 200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9]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等. 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 [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 43(5) : 609-626.

责任编辑|冯梓莹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