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管理科学理论在高速发展,日趋精化、细化、系统化,诸多企业的管理体系也在逐步壮大,面面俱到,从严治理,在这种态势下,基础管理扎实推进,经营业绩渐创新高。这是企业经营战略和管理有序的功劳,更是全体员工共同奋斗的胜利。胜利光环的背后,在生产、安全、环保等许多任务的重压下,基层班组长和基层员工压力重重,许多人的内心徘徊在崩溃边缘。所以,基层员工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

那么要想做好基层员工心理辅导,舒解心理压力,都需要关注哪些要点呢?在此提供几个建议:

1、良好班组氛围的打造。良好的氛围可包含许多要素,比如家一般温馨港湾的关爱关心,团队积极奋进、斗志昂扬的文化特色,谦虚认真、互助互学的组织学习环境,面对挫折、迎难而上的逆境冲锋精神等。班组可通过建设班组文化,喊共同的口号、唱班歌,开展班前、班中小游戏,组织趣味活动竞赛,号召每天给同班兄弟姐妹一句赞语,号召每月(周)学身边人一个优点,号召在碰到困难挫折时主动检讨自己、帮助他人。

2、及时帮助员工化解工作中的难题。员工在碰到困难和问题时,他比任何人都着急、紧张和无助,管理者的第一原则应该是辅助解决问题而不是处置人;单纯的训斥和处罚,只会表现出管理能力欠缺、经验匮乏和心理素质低。此时,将心比心,与员工并肩作战,多一些肯定和激励,引导分析问题原因、寻找解决对策,营造心理轻松但战之必胜的氛围,都是可行的举措。员工的忠诚度、对领导的认可度、团队的凝聚力,也在这个过程中无形加强。

3、关注个别员工的特殊情况。在很多班组中,都存在一些“问题员工”亟需关注和关爱,他们随时都可能会离职、跳槽或做出危险行为。他们或许自身存在一些问题,但更多时候只是缺少被理解、被关注,建立车间和班组的心理访谈制度(每周一谈心)尤其重要。要想成就一次成功谈心,访谈者要有很强的同理心,避免居高临下,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层次性,引导好话题方向,让员工信任,逐渐消除心理防御,说出真情实话,这样心理辅导就成功了一半。但很多时候,员工戒备心理难以短时消除,员工对问题的真实看法避而不谈,这种更需要关注。

著名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常年致力于研究犯罪心理学,她有一个观点:“社会问题可归结于人的问题,人的问题主要归结于早年,早年的问题主要归结于家庭和教育,而家庭又占重要和关键位置。”受之启发,对于某些日常表现怪异的员工,在正常渠道的工作分析和面对面访谈无果的情况下,班组长须从员工周边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了解更多,适当时候可以有一次深入的家庭访谈,了解日常生活状态和早年家庭背景。

成功心理辅导的构成:真诚的关心和关爱是提前(员工可以感受到),必要的教练技术、引导技术是工具(辅助更好地达到目标),深入地谈话与交流是责任和义务(驱动力之一),与员工并肩而战走出困境是可预见的成果(共同愿望)。

对员工的心理辅导,其实首先是管理者的自我心理辅导,做好充足准备,立刻行动,带领着你的战友一起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