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中国通信服务业基本被垄断的格局之下,套餐定制标准基本上都是由运营商说了算,所谓的通信服务业更是直接进行了角色互换,让运营商成为了受益人,消费者变成了付出者。因此为了打破通信运营商与消费者之间畸形的交易关系,工信部也在去年11月28日落实了携号转网政策,用户可以在不更换号码的情况下,选择心仪的运营商为自己提供通信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自从携号转网在全国上线之后,仅仅只是1~2月不到60天的时间,中国移动便迎来了大规模的用户流失,超过811万的用户选择转出中国移动,然而造成这一切结果的背后,也是中国移动咎由自取,套餐资费,高新老用户区别对待等负面情况让中国移动不得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选择了手机号码,便选择了对应的运营商,所以在面对中国移动种种陋习之际,用户也只能无奈接受。为了能够迫使中国移动进行整改,人民日报也在1月30日公开点名批评中国移动所存在的隐蔽扣费情况。除了主流媒体对中国移动不合规的操作进行痛批外,今年3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也公布了中国移动的一些陋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舆论的压力以及用户的大量流失后,中国移动也痛定思痛,针对当下自己所存在的不足进行整改。并积极推动简化资费,促进透明化消费以及改善用户体验。除了优化自身服务外,中国移动还针对老用户的需求推出了性价比较高的套餐,其中重新上架8元保号套餐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可实际上除了8元包括套餐之外,中国移动也下足了血本,让大批老用户集体受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赠送宽带以及流量。在前段时间,中国移动推出了查网龄赠送流量活动,若年限不同的用户,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免费高速流量。此外为了拓展宽带业务,中国移动还展开了免费赠送宽带的特权,套餐资费在59元以上,基本就可以免费获得移动宽带使用权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服务升级。中国移动针对用户的忠诚度和弱年限进行了等级划分,等级越高且信誉良好的老用户,可以享受的权利和福利也就越多,包括延迟停机,节假日免停机服务,免费补卡,营业厅免排队等专项特权。最后,推出性价比较高的套餐,其中便包括了80G,800分钟通话时长,仅需59元的中国移动流量套餐。相比于此前动辄50元每G的流量资费,此次中国移动针对流量套餐价格的调整可谓是人性化。

总结:当中国移动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并立足于消费者,针对自己当前所存在的弊端进行整改之后,中国移动的老用户也成为了受益者。至于中国移动能否在通信市场上保持久经不衰的姿态,这还需要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