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今天的内容,你可能很难想象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单兵歼敌的最高纪录竟然是一名刚刚入伍一年的新兵。单人歼敌280余人,这位新兵是怎么做到的呢?今天我来给您讲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这则故事的主人公叫胡修道,1931年出生在有“天府花园水城”之称的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

20岁的胡修道于1952年赴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

志愿军第12军的前身是二野第六纵队,是刘伯承极其信赖的一支主力部队。第12军名将辈出,王近山,杜义德,韦杰,尤太忠,李德生,李震,曾绍山,肖永银,赵兰田,马宁都出自该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10月14日,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正式爆发。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6万余人,并倾泻190万余发炮弹。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其火炮密度,已经超越了二战时期的最高水平。

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诞生了诸多战斗英雄,15军以黄继光为代表,而12军则是胡修道。

1952年11月5日,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和李承晚,发动了上甘岭战役中最猛烈的进攻,攻击的重点就是上甘岭左侧597.9高地,刚刚入朝作战的胡修道便参与到上甘岭战役中。此时的胡修道,仅仅是入伍一年的新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军在597.9高地上建立了12个阵地,胡修道和班长李锋、新战士滕土生三人负责坚守3号阵地。

班长李锋带着两位新战士在3号阵地上连续打退了敌人的两次进攻,之后班长被调去负责守卫9号阵地。在3号阵地上,只剩下胡修道和滕土生两位新兵把守,二人又连续击退了敌军的几个排。

两名新兵的心情是十分紧张的,在打退敌军的几次进攻之后刚想喘息休息一下,突然接到连长命令:10号阵地没有人了,火速驻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修道和滕土生二人随即来到10号阵地,就在10号阵地旁边的0号阵地,就是前几天黄继光牺牲的地方。想起牺牲的战友,二人瞬间怒火中烧。这时排长郭三旦也向10号阵地增援,可就在刚进防空洞的一瞬间,一枚敌军炮弹落在了身边。排长郭三旦牺牲,滕土生负重伤被调离。

此时,10号阵地只剩下胡修道一个人!

极度疲惫的他刚想啃个馒头吃,敌军却又攻上来了,他大喊一句:“还我排长!”随后连续剩下数枚手榴弹,打退了敌军的进攻。后来敌军持续增援,几名战友也来增援胡修道,一名战友向胡修道说:“连长说3号阵地没人了,命令去去驻守3号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即,胡修道又回到了3号阵地。就这样,在3号阵地和10号阵地上,胡修道来回支援,竟然连续打退了敌军的十余次进攻。这场战斗从上午8点钟已经打到了下午的6点钟,胡修道扔完最后一枚手榴弹之后,端起冲锋枪冲出防空洞,抱着必死的决心同敌人决一死战!

此时我军大规模增援的援兵也到了,最终赢下了597.9高地这场战斗。

在这一天,胡修道和战友们一天打退了敌军40余次的进攻,胡修道一人歼敌280余人,创下了志愿军战士单人歼敌之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之后,胡修道曾说出这样一句话: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为了祖国、为了和平,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了强大的侵略者,我的许多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才是真正的功臣。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军战士,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大的荣誉。我们要学习英烈们的精神,继承他们的业绩,把国家建设好、保卫好,以告慰英烈们的在天之灵。

致敬老兵,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