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作为明确企业和员工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劳动合同中,企业往往会基于各方面的考虑制定一些约定。

比如,这样的约定:

“当员工违反劳动合同约定,公司有权开除并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

在实务中,给很多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员工违反劳动合同,公司开除有风险?

我们之前就遇到过一起案件。

公司在06年的时候招了一名锅炉工,双方在12年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在劳动合同当中,有这么一条规定:

员工需遵守公司请假制度,未办理请假手续视为旷工,旷工三天作自动离职处理。

不计发未发工资且扣除未结工资的30%作为支付公司的违约金,并自动解除劳动关系。

后来,就是这条规定,将公司送上了被告席!

15年9月9日,公司取消了锅炉工的这个岗位,对该员工进行了调岗,保留原工资及待遇标准不变。

调岗之后,公司要求该员工在9月18日之前到人事部报到,但该员工迟迟未去报到。

于是公司在9月30日向其发出通知,告知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并通知了工会,工会方面表示同意。

但是该员工对于公司的行为心怀不满,于是就一纸诉状把公司给告了,要求公司向其支付相应赔偿。

经过审理,员工的仲裁申请不予支持,仲裁委对此给出了解释:

公司在根据用工需要对员工进行调岗,且新岗位工资待遇不变,因此合理合法;

员工旷工多日属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且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对于旷工行为有所约定,因此,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属于合法解除,对员工上诉请求予以驳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除违规员工,公司遭索赔!

同样是开除违规员工,但下面这家公司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上海的一家投资公司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规定了员工须保守公司秘密。

若违反,公司有权终止劳动关系,并要求员工予以赔偿

规定没问题,可是公司的处理方式有问题!

18年的时候,公司的一名员工将公司的交易方案、投资计划等重要商业资料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转发至个人邮箱

公司领导知道后,认为该员工侵犯公司商业秘密,根据劳动合同的相关约定,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该员工心有不满,于是就提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8.4万。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关系并主张违约金的前提是:该员工的行为涉及侵犯公司商业秘密,如涉及才构成违约。

因公司未能举证证明该员工的行为构成侵犯公司的商业秘密,因此,法院认定公司系违法解除,支持该员工的索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操建议

以上两个案例,同样是员工违反相关规定,但结果却是天差地别,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在公司在这方面的处理方式。

面对已知风险,公司又该如何应对呢?

别慌,我们在这都给你准备好了应对策略↓↓↓

1. 在劳动合同中增加条款!

“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需要向公司进行相应的赔偿”。

同时在规章制度中再进行细化完善,按照法律流程进行公告公示

2. 在员工出现违约行为时,及时固定证据:

①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通过书面、电话、微信、短信通知员工其违约作为,并要求员工在时限内改正,同时要求员工签署书面的处罚/违约通知书。

② 其他证据:其他员工及知情者的证词;有关事件涉及的物证(如被损坏的生产设备,如物证不方便保留,则拍摄清楚的照片,同时照片上还应当显示时间年月日时);有关视听资料(如当事人陈述事件的录音、录像);政府有关部门的处理意见、处理记录及证明等。

③ 所有的通知和沟通都需要保存证据,无论是文字还是录音都需要有相关的记录,用人单位对证据先行保存,避免需要举证时无法举证。

3. 双方确认员工的违约行为后,书面达成赔偿协议,赔偿金额可从员工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4. 若员工提出离职,公司可以要求员工一次性赔偿;员工无法一次性赔偿,可以达成书面的还款协议,按期还款;

若员工无法一次性赔偿,且不愿意签订书面的还款协议,公司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