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海火车站下车,沿着临近的马路前行,遇到三四家酿皮店。看食客进进出出,生意还是不错,便有了兴趣进入一探。连进两三家,在墙上都发现了新吃法,心中喜悦,写一篇小文与大家分享,小可赏味,大可谋业。

酿皮,在内蒙古好多地域都有,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叫法也有不同的风味。有些地域将酿皮称为“面筋”,调制的风味也有不同,有的风味偏咸香;有的风味偏香辣;有的风味偏酸辣……一些西北菜的饭店,多用酿皮当做凉菜,也颇受食客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乌海尝到的两三家酿皮店,口味多偏酸辣,酸是放入“烂腌菜”(北方的一种泡菜)的酸爽,放辣之前,店主都会问一句,吃不吃辣,按食客的口味进行调配,虽是小店,却懂人味。

酿皮,的酿字,多会发口头音,与“让”字相近,听起来感觉很亲切。酿皮是用小麦粉和成面团,然后将面团放入水中揉洗,将面团中的淀粉洗出,做酿皮,留下的蛋白质就是人们俗称的“面筋”,有些地域也称之为“面精”。此过程人们俗称“洗面筋”,最早是人工手洗,据说后期有人用老式单筒洗衣机,洗面筋,不知真伪。现在厨具设备发达,估计不会再用洗衣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以前读《本草纲目》,书中对面筋就有记载,性属凉。因此,到了夏季,许多年轻人,多以一碗酿皮,当做午餐或是晚餐。尤其是许多美女,酿皮成为“大爱”。

酿皮,在冬季一般生意比较差,在寒冷的季节里,大家还是喜欢吃一口热乎的。这次在乌海,看到这些酿皮店,除了将酿皮凉拌,还可以热食,一下子将食路拓宽,让这一小吃,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发挥全部余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炒酿皮与凉拌的调味差不太多,有了温度的酿皮,不但没有发黏的口感,反而略有弹牙。除了酿皮可以做热食,粉坨照样可以热食,且用炖的方式。

炖粉坨,所用的食材,是自己在店内加工,主料为土豆粉制成,透明筋道,耐炖。我进店时,恰巧遇到店主拉粉皮,自给自足的形式,让炖粉坨的口感有了基本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询问店主,炒酿皮、粉坨这类凉拌的小吃,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热吃的方法?她告诉我已经有许多年了。用少量食材变化多种吃法,是丰富菜单的一种好方式,这种玩法可以参照一些糖水铺,几样食材不同的拼配,可以写满一张菜单,食客感觉丰富,老板又不用备货过多。

无论是炒酿皮,还是炖粉坨,在入口的一刹那都超过了预期,人们的惯性思维是这些食材加热后均会发黏,甚至回归糊状。当有人尝试此种烹饪方式,不仅可口,还可以补充季节性饮食的缺陷,就形成了一种饮食的文化。

就这些了吗?不!内蒙古的美食不止于此!按小吃品类来说,许多品牌都是从南方冲入北方,而北方的风味还没有发挥出优势。酿皮如果是季节性美食,那么就不适合做品牌孵化,炒酿皮,炖粉坨的出现,让这类小吃可以适应四季,解决了痛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蒙古印象不光是羊肉、草原、酒……还有许多的风味小吃,文化待开发,且更容易走得通,适应大众消费。

今日就用“文韬”中一段译文结尾吧。“源泉深远,河水才能长流不息,河水流畅,鱼儿才能生长繁衍;树根扎深,树木才繁茂,繁茂才有果实;君子志趣相投,才会紧密合作,合作才能同创伟业,这些都是自然道理。”我是骞味,懂媒体,懂美食,懂餐饮,有多懂?略懂,略懂,略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