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二战名将、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年轻时很帅气,他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选择上战场打拼。笔者怀疑,他们很可能把蒙哥马利将军与好莱坞演员蒙哥马利-克里夫特的照片搞混了。因为后者更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员蒙哥马利

当然,蒙哥马利将军也是一位型男。而且他向世人证明了他的军事天赋,战功赫赫,被认为是100多年来英国最杰出的将领。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生于1887年的英国伦敦,他参加了一战和二战,作战英勇,从一个少尉排长成长为英国陆军元帅,获得的各种勋章数不胜数。

1942年的北非战场,英国军队起初被“沙漠之狐”隆美尔的装甲部队修理得很难看,被迫退守埃及境内的阿拉曼地区。英国临阵换帅,让蒙哥马利担任第8集团军司令,一举击败隆美尔,扭转了北非战局。此战让英国在盟军中大出了一把风头,是蒙哥马利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战绩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哥马利将军

此外,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也是蒙哥马利指挥的经典战役。

蒙哥马利指挥打仗的特点,不妨看看同时期的美国陆军上将巴顿是怎么说的。国外的一些新闻报道及二战回忆录显示,这两位盟军将领互不服气。巴顿讲话比较温和,说蒙哥马利打仗的确厉害,但他打仗的首要目标不是胜利,而是不打输。这说明蒙哥马利比较谨慎。

而蒙哥马利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自傲,同时期的盟军将领几乎都不入他的法眼。广大爱好军事的同学应该听说过,蒙哥马利到访中国之后,才变得谦虚了很多。

相关资料显示,二战结束后,蒙哥马利花了十多年的时间仔细研究世界战争史,颇有心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哥马利将军

在冷战时期东西方的对立态势下,蒙哥马利先是发表了一番让西方大跌眼镜的言论。大致意思是,西方历史上被人追捧的名将根本没有多了不起,他们没有遇见真正的对手,倘若他们当年推进到中国,与《孙子兵法》、《戚继光用兵方略》作者的后代较量一番,才会明白什么是战争。

怀着对中国强烈的好奇心,退休后的蒙哥马利在1960年首次访问了中国。

在此之前,蒙哥马利先后造访了苏联和印度等国,并流露了访问中国的意图。尽管蒙哥马利是以私人的身份出访,起初也让英国政府也感到紧张。与中国几经沟通之后,蒙哥马利在1960年5月24日飞抵北京,开始了第一次中国之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七十年代的解放军

期间,毛主席在上海接见了蒙哥马利,双方进行了一场颇有趣味的谈话。蒙哥马利表示,美、英等国应该摒弃偏见,对中国友好。毛主席也赞赏他的坦诚。蒙哥马利在中国停留了5天,还参观了解放军部队,会见了开国上将杨勇等人。

接下来的军事表演中,蒙哥马利用标准的军姿走近解放军战士,仔细看了看他们的额头,大家不明所以。蒙哥马利又从一个战士的手里拿过半自动步枪,一枪射中了远处的靶子。然后他把步枪递给了陪同参观的杨勇。

杨勇心领神会,接过枪后二话不说,接连开了几枪,弹无虚发,都射中了钢靶。蒙哥马利则连连点头,这是他即兴与解放军将领比试枪法。他握住杨勇将军的手说,对中国军队的战绩十分钦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勇上将

可是,蒙哥马利为什么仔细看解放军战士的额头呢?几天后,蒙哥马利离开大陆到了香港,答案在记者招待会上揭晓。蒙哥马利对记者说:“中国士兵的武艺精湛,开始我以为都是军官,当我走进队伍时看到,他们的额头都是光光的,没有皱纹,都是年轻的士兵……”

50年代的朝鲜战争震惊了世界,蒙哥马利当然非常了解。访问中国之后,又看了中国军队的精神面貌和军事表演,更是让他印象深刻。

在记者招待会上,蒙哥马利还说了那段很有名的话:“中国军队从士兵到将军都是最优秀的,我要告诫世界军队,不要与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

第一次访问中国,蒙哥马利感到意犹未尽,又在1961年再次访华。这一次他访问了包头、太原、延安、西安、洛阳等地,也参观了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哥马利与杨勇将军握手

蒙哥马利对中国军队的评价演化出许多版本,笔者英文不好,也找不到详实的英文资料,从一些较为正式的资料来看,那句“不要与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应该是“原版”。此外,资料显示,蒙哥马利访问中国之后,还对英国记者说过类似的话,大致意思是,中国军队名将如云,天才云集,他国军队千万不要与其交手。

网上盛传的一些消息还说,蒙哥马利后来又总结了两条“战争法则”,其中有一条就是他对世界军队的告诫。这个“战争法则”的出处不好找,不知道确切与否。如果熟悉英文的朋友有这方面的线索,希望您不吝赐教。

参考资料:《蒙哥马利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