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是传世名篇《长恨歌》中的章句,描绘的是安史之乱爆发时的景象。唐代中期,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渔阳打起了“清君侧、讨伐杨国忠”的旗号,正式起兵反唐。渔阳也因此被记入了史册之中,成为了安史之乱的策源地。但实际上,汉代的渔阳郡就是军事重镇。由于是汉朝北方的重要城池,渔阳郡经常面临北方匈奴的入侵。久而久之,渔阳郡就培养出了一支举世精良的骑兵部队。并且和周围的上谷郡等地形成了军事上的犄角,有效地守护了汉代的北方地区。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渔阳郡在汉代的发展

看渔阳郡在汉代的发展

渔阳郡是汉代的边陲重镇,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大肆袭扰边境地区,特别是燕国更是深受其害。燕昭王时期,大将秦开北伐,将游牧部落驱离之后,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上谷、渔阳、辽东、辽西、右北平等郡。秦代统一后,一直沿用了燕国的地方政治框架,后来又被汉朝所继承。由于渔阳郡位于北方边境,所以人口的发展条件并不充分。据《汉书》记载:

“渔阳郡,秦置。莽曰通路。属幽州。户六万八千八百二,口二十六万四千一百一十六。县十二:渔阳,沽水出塞外。东南至泉州入海,行七百五十里。有铁官。”

虽然户口数量排在全国中后位置,但是汉朝却在这里设立了铁官和重要的骑兵训练基地。在冷兵器时代,拥有铁官的郡县一般都和战争有关。铁官主要负责铁矿的开采冶炼,同时也可以负责兵器的铸造和批量生产。渔阳地区正好是匈奴经常出没的地带,所以很显然铁官的设置是为了防备匈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匈奴之祸是汉朝北方面临的最大危机,其精锐的骑兵部队零星出击就可以撕碎汉朝的北方边境,搞的烽烟四起、战火不断。汉武帝建元五年:“秋,匈奴盗边。遣将军韩安国屯渔阳。”韩安国是曾经参与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尤其擅长防守。当时的武帝刚刚登基,并没有足够的实力攻打匈奴,所以派遣韩安国前往渔阳进行屯戍。可惜的是仍然无法抵挡匈奴的入侵,韩安国就任不久即被匈奴打败,匈奴掳走了大批的人口与牲畜。据《汉书》记载:“匈奴大入上谷、渔阳。安国壁乃有七百余人,出与战,安国伤,入壁。匈奴虏千余人及畜产去。”韩安国因此郁郁而终,汉朝也开始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军事设置。将防御壁垒转移至右北平郡,并开始着手将渔阳郡打造成为骑兵的基地。

汉朝长期以来是以步兵作为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骑兵经过汉代的辛苦培育终于有了一定的规模。到了两汉更迭之时,上谷、渔阳都成为了重要的骑兵基地。汉光武帝在平定河北、大战王郎的过程中也是得到了上谷、渔阳骑兵的大力支持。据《后汉书》记载:“上谷大守耿况、渔阳太守彭宠各遣其将吴汉、寇恂等将突骑来助击王郎。”这场战役为刘秀打下了争夺天下的基础,也是由于骑兵的协助,刘秀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大半个中国。而吴汉、寇徇等人更是为刘秀建立了赫赫战功,均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中。实际上,上谷渔阳的骑兵优势在当时非常明显,当地人对于这一点的体会最为深刻。上谷人耿弇也是刘秀帐下的大将,在追随刘秀之初就看到了王郎的穷途末路。耿弇曾言:

“子舆(王郎)弊贼,卒为降虏耳。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出太原、代郡,反复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从中可见上谷、渔阳地区兵强马壮,得之可得天下。在当时的背景中,渔阳的部队可以凭借突骑瞬间打散地方的阵脚,使其方寸大乱。然后再利用骑兵分割包围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渔阳骑兵的威力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渔阳可以成为重要的骑兵基地?

为何渔阳可以成为重要的骑兵基地?

首先,渔阳地区水草丰美有充足的草场用于畜牧。渔阳郡等地原本是少数民族盘踞的地方,从上古时期开始少数民族就是以渔猎采集为生,后来发展成为了游牧经济。而他们盘踞的地方大多数都是水草丰美、适宜放牧的优质地区。从地理上看来,渔阳郡位于今天的北京市附近,有“渔水”(今白河)环绕灌溉,土地平坦开阔,适宜放牧。周围的上谷郡位于今张家口附近,右北平郡位于内蒙古宁城附近,时至今日都是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由此可见渔阳的地缘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汉代边郡地区的子弟很多都是自幼便开始练习骑射,弓马娴熟。这些人也就自然成为了当地骑兵部队天生的将领,成年后大多数都投身军旅报效国家。比如出生于陇西的李广就是“世世受射。孝文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射,杀首虏多,为郎,骑常侍。”善于骑射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当地特有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在边郡地区,这是守卫家园、抗击匈奴的一种必要技术。而东汉时期“云台二十八将”中的盖延、王梁就是渔阳当地人,作为当地本土力量的代表进入刘秀的阵营之中。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渔阳太守彭宠早期也是倾尽全力帮助刘秀建功立业。据《后汉书》记载:

“宠乃发步骑三千人,以吴汉行长史,及都尉严宣、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与上谷军合而南,及光武于广阿。光武承制封宠建忠侯,赐号大将军。遂围邯郸,宠转粮食,前后不绝。”

如果不是彭宠后来居功自傲起兵谋反,那么他一定也会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中。由此可见,地方上的骑兵力量往往与士绅豪强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骑兵力量也会不断发展壮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汉朝时期由于北方匈奴的压力过大,除了在边境地区设置壁垒之外,还需要培植自己的骑兵力量进行防御。上谷、渔阳等地因为具有良好的牧场,先天优势条件明显,就成为了汉朝的骑兵基地。而渔阳郡的骑兵也在汉光武帝刘秀统一河北,争夺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东汉王朝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