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的青台遗址发掘出“北斗九星”遗迹,专家确认为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中期的天文遗迹,这也是目前国内考古学上最早的北斗九星遗迹。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北斗九星是如何演变为现在的七星呢?这得从上古文明谈起。五千多年前,是仰韶文化先民的活跃期,当然这时仰韶文化已经接近衰落了。良渚、红山、三星堆、龙山、石峁、陶寺什么的,我们都谈过了,唯有这个仰韶很少谈。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好好剖析一下。

仰韶崛起于中原,具体在豫西、陕晋,而且仰韶有向北扩张的趋势,属于中原人早期北伐的一次,仰韶文化的北支,Y染色体属于N系。当然,仰韶南支不是N系,而是和Q系、O1b1有关,见仰韶文化的古DNA数据。

对于仰韶很陌生是吧?

看一下仰韶半坡遗址的男女复原图,即6000多年前的陕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人类有了基因分析,从基因角度来看,仰韶先民属于哪一个族群呢?古羌人也。懂一点分子人类学的粉粉都知道,汉藏同源,而汉藏和古羌人有莫大的关联,古羌即汉族的先民之一,但古羌不等于现代羌人,基因上有不少差异。仰韶先民并不止有古羌,还有古苗。有看过“蚩尤大战黄帝”一文的粉粉可能有印象,蚩尤大本营在豫东北的安阳市。蚩尤就是古苗瑶系北扩的代言人,那时豫东存在着大批古苗人。

古羌人、古苗人共同生活着,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制造彩陶,古羌、古苗都喜欢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面。为了将彩陶技术发挥到极致,古羌人追求着繁杂的纹饰。不过古羌和苗人不同的是,古羌人种植粟和黍,古苗人种植水稻为主,即使他们在共同的区域生活,但一眼就能分出哪些是古羌、哪些是古苗。

郑州刚好处于豫东和豫西之间,豫西是古羌人多一些,豫东是古苗多一些。那么北斗九星遗迹的先民是古羌还是古苗?这可难倒了小编。

我们从另一个方面入手,青台遗址还发现最早的丝绸,当然谁是最早的遗址还有争议。和最早丝绸的产生关联的是哪个群体呢?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可以看到原始的织机碎片,该碎片可追溯至6000年前。在浙江湖州市吴兴区的良渚文化遗址,也发现了可追溯至4700年前的丝绸碎料。如果你还看不懂的话, 再看一个——在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 5300 年)也有丝绸织品痕迹。所以,丝绸和东方夷越是密切相关的,早期和夷越比较相近的是古苗,我们大胆猜测北斗九星遗迹可能是古苗先民的遗址。古苗、三苗部族后来衍生出蚩尤这位战神。

仰韶虽然是华夏两大支F444、M117共同的大本营,但也是M7、O1b1的中转站,O2a-M7、O1b1-M95都是苗瑶族群的主要类型,后期仰韶更把N南支包揽在势力范围内。在本文第一次发表之前,尚未流出仰韶有O1b1的信息,纯属于小编的个人推测,之后本文也获得了青云计划奖励。后来仰韶流出O1b1的检测结果,更为本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问题来了,九星为何变成七星?

到了汉朝,北斗明显记载为七星。汉代纬书《春秋运斗枢》:“第一天枢,第二天璇,第三天玑,第四天权,第五玉衡,第六开阳,第七瑶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标,合而为斗。”

其实更早时期的战国,北斗已经是七星了。《甘石星经》:“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楚国奇书《鹖冠子》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杓柄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里北斗是定四季的工具。

道教表示不同意七星的说法,宋代道教天书‘云笈七签’,24卷“日月星辰部”曾提及北斗七星还有辅星、弼星的存在,时称:北斗九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教的九星是带有迷信色彩的,他认为能看到九星的人,都是大贵之人。因为在道教眼里,连这么若隐若现的两颗星也能看到,你还不是大贵?不过也可以间接看出,道教是保留有一些上古的文化成分。道教虽然出现得比较晚,但他有继承道家的一些精华,道家鹖冠子就是保留上古文化比较多的一位奇才。

北斗九星在道教信仰中代表“九皇”,鹖冠子也提到过九皇,蚩尤兄弟数为九九八十一人,这不是一种巧合吧?我们可以再大胆推测,九星是古苗的天文学知识,因为后期古苗、三苗在和古羌争霸中失败了——例如蚩尤和黄帝之战,九星文化也随之被失传,被修改为七星。

推重

有很多已经断层的文化都是因考古发掘才重见天日,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在定法于一尊之前,估计还有很多被淹没的文化支系,他们都是构成华夏文化的一员。

结尾:恭贺三皇、虞朝都城良渚申遗成功,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作为古越人三皇的都城,也被掩埋了很多古越人的文化元素,但良渚的贡献是巨大的。用考古人许宏的话来说,“在良渚时代,东亚大陆还根本无中心可言。东方先亮,最亮的星就是它!按本人的提法,良渚走完了其生命史的全过程。它本身就是一独特的原生文明,而非作为某大文明的先声序曲之类。那都是当代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