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第29军,3区在最前方当炮灰,凭啥4区呆在安全区

你知道吗?武器物资充足先进的国民党军队也并不都是正规军,其中也有半路出家的杂牌军。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还得从淮海战役说起,仗才打了不到一个月,国民党就节节败退伤亡惨重。虽然武器精良,可是作战计划判断失误,又加上本身士兵敌我差距太过悬殊。这场战役后。国民党3区和第七兵团就直接被团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区都不是正规军,国军政府一开始就决定让杂牌军冲在最前面当炮灰的。按理说这三区是最早就就加入蒋的组织,作战经验比较丰富,应该是军队的中流砥柱才对。怎么说有成功的作战经验,虽然是杂牌军,可实力不算差。当时只有正规军才会被重视。不看实力讲究的居然是形式。

其实也不全是形式,后期蒋容易猜忌。别人太过优秀难免有的人会嫉妒,我领导的军队总打败仗,而你能打胜仗。明明我是领导,军中却是你更有威望。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这才把3区放在军队前期。如此,只会更多人不满,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支杂牌军的军长是黄百韬,当时的战况是完全可以安全撤退的,但当时的目的是让这支队伍去送死,排除异己。正规军根本就自己撤退了,留下3区去送死。

当时害怕杂牌军会合在一起威胁蒋的统治,就将杂牌军安排在最后方,仗都没有打起来,也支援不到前线什么。这是蒋惯用的分化调离法。这样反而帮了我军大忙,刘邓大军一举歼灭第三区。其实就是坐视不管,等着3区去送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时候,决定失败的因素太多了。然而总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自己的军队不团结,应该思考自己应该如何改进,哪里做的不好。正可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战斗中放弃出生入死的队友是不道德的,遇到优秀的人才不去重用他,反而要嫉妒甚至害死他。有这样的领导人,这支队伍怎么可能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