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引言

俄国史学家巴尔托里德在《中亚简史》中,指出西辽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它的纪年曾在中国正史,辽史中予以正是著录。西辽的建立者是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在他建立西辽不到一年后,中原地区辽朝政权被金人翦灭。

西辽作为辽政权的延续,是契丹人的精神支柱。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西辽横扫西域,成为了一个跨地广阔、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帝国。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忽略的壮举。同样的,每一个王朝的建立都是饱受时间和战火淬炼的,耶律大石建立西辽的过程,亦是一条充斥着血雨腥风的险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耶律大石

一、内忧外患,耶律大石果断出走,踏上漫漫西征之旅

一、内忧外患,耶律大石果断出走,踏上漫漫西征之旅

1123年,夏。耶律大石刚刚从金人的大营死里逃生,回到天祚帝身旁,没想到天祚帝看见他就破口大骂:“我还在,你是怎么敢让耶律淳称帝的!”耶律大石慨然回答:“陛下举全国之力,不能打败金人,还弃国远遁,使黎民涂炭,耶律淳是太祖子孙,就算我拥立十个耶律淳也是回护正统,难道陛下是要我效命别人吗?”一番慷慨陈词,驳得天祚帝哑口无言。

随后,天祚帝和耶律大石商议着伐金之计。彼时,辽朝在经过道宗皇帝的胡作非为后,已经日薄西山。而天祚帝仍然沉浸在“大辽势不可挡”的黄粱美梦中,执意要和金军开战。耶律大石屡次劝诫“养兵待时”无果。他终于意识到了,辽朝必定会亡在这无道昏君的天祚帝手里。夜里,耶律大石杀死了萧乙薛、坡里括,自立为王。他振臂一呼,200亲兵誓死相随,就这样,辽朝失去了最后的柱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天祚帝耶律延禧

其实天祚帝和耶律大石早有龃龉。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了金人各部,正式称帝。金人成为辽廷的心腹大患。为了消灭这一祸患。天祚帝御驾亲征,他率领着七十万大军,五万骑兵,四十万步兵出发了,可谓是倾尽了辽朝的精锐。时已称帝的完颜阿骨打仅带着两万部下,就轻易击溃了天祚帝的“百万雄师”。“女真作过,大军翦除”天祚帝出发前的这番豪言壮语传为天下笑柄。

此役过后,大辽境内叛乱蜂起,五京尽失,渐渐步入穷途末路。由此可以看出,天祚帝具有匪夷所思的“军事才能”,在金兵还未壮大之时,就已经打不过了,更何况以现在苟延残喘的辽军,对抗如日中天的大金王朝?

辽朝,要不是耶律大石的支撑,早就湮灭在宋金的夹持之下了。1122年,金军大举入侵,天祚帝吓得魂飞魄散,逃离京都。宋廷认为这是收复石敬瑭割舍给契丹人“燕云十六州”的大好时机,便举兵伐辽。大辽四面楚歌,耶律大石在这样的局势下站了出来,他首先拥立天祚帝堂叔耶律淳为帝,稳定民心,一面向宋廷送礼,与宋廷结好,一面向金人称臣。

五月,耶律大石驻扎在良乡县以不满2万的兵力,杀得足足50万宋军丢盔弃甲。除了出色的军事才能,耶律大石的文才也是十分高深的,他28岁就考中进士,成为了“翰林应奉”。根据辽朝的科举制度,只有殿试中获得了第一名才能被授予此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这样一位文韬武略都远胜常人的大才,看不起昏庸的天祚帝也是情理之中。规劝无果后,耶律大石毅然出走,不过,他的出走并不是漫无目的的。他早有规划,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二、建立西辽,横扫西部疆域,耶律大石威名远扬

二、建立西辽,横扫西部疆域,耶律大石威名远扬

耶律大石离开天祚帝后,就往可敦城进发。可敦城位于辽的西北境,城中聚集着大辽的数万精兵。耶律大石召集了七部、十八州的长官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自我大辽太祖创业以来,大辽已经先后诞生了九个国军,矗立了两百多年。现在金人以臣属的身份,进犯我们的国家,残杀我们的同胞,屠翦我们的州邑,使我们的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担惊受怕。我今日在西边高举义旗,想要借助于诸位大王的力量,杀我仇敌,还我山河。只有你们才能拯救我的国家,拯救我们的皇帝,拯救我们受苦受难的百姓!”

演讲深深打动了所有人。彼时大辽摇摇欲坠,现在带着军队回去只能是送死,而大辽的西北部一直未逢战乱,战力犹存,况且大辽和西北部的诸多势力关系友好。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耶律大石毅然决定“休养生息,以待战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耶律大石率军西征

经过五年的修养,耶律大石的军队兵强马壮,实力已经十分强大。这五年内,耶律大石不仅积极联系宋廷,与其和好孤立金朝,还让达达人停止向金人售马,骑兵是金军的主力之一,此举让金朝一度起了征伐之心,奈何耶律大石在西北势力根深蒂固,想要抹平代价太大;二来,宋廷是金人称霸中原亟待解决的大患。于是,金人各部之间多有龃龉,起兵未果。

虽然耶律大石的势力急遽增长,但还达不到能和金军抗衡的地步,而西部高昌回鹘、喀喇汗朝国力衰落,更容易征服。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耶律大石决定向西挺进,征服西部、扩大实力以备来日和金朝的大战。

耶律大石的西征路线因为史料过少,学术界也多有争议。这里笔者采用正史《西辽附录》里的路线:耶律大石自可敦城出发,经乃蛮部,和回鹘借道,在叶密立正称帝,经过一系列的军事扩张,最终在虎思翰耳朵建都。

具体经过如下:1130年,耶律大石率领部下自可敦城出发,按照契丹人的风俗,以青牛白马祭天,树立旗帜,宣告祖宗。经过乃蛮部获得大量的牛羊,到达高昌回鹘境内时,耶律大石修书一封给回鹘王“是与尔国非一日之好也。今我将西至大食,假道尔国,其勿致疑。”大辽和回鹘一向交好,两国不仅数次通婚,彼此之间商贸往来频繁。耶律大石在回鹘受到了国王的接待,继续向回鹘进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耶律大石西征路线

1132年,耶律大石的大军到达叶密立,在群臣的拥戴下,耶律大石正式称帝。号“菊尔汗”,意为“众王之王”,因为耶律大石从小受汉文化的熏神染骨,出于对汉文化的敬仰,他又自称“天佑皇帝”。设国号为延庆。并以汉语作为官方语言。

在这个地方,还有大量游弋的契丹人,听闻耶律大石的威名后,纷纷前来归附。西辽的实力得以进一步壮大,耶律大石凭借强大的实力,完成了对高昌回鹘和西喀喇汗王朝的征服。叶密立已是喀喇汗王朝的地界,彼时的喀喇汗王朝内部斗争风起,不服西喀喇汗管教的葛逻禄人表示愿意向西辽臣服,请他进军西喀喇汗,迁都虎思翰耳朵。于是耶律大石的大军再次向西挺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辽军作战模拟场景

但是西喀喇汗身后还站着一个十分强大的帝国——塞尔柱帝国。塞尔柱帝国和西辽交锋时,派出的军马是西辽的数倍。久经沙场的耶律大石到了战场,看看地势,思索了片刻,笑着说:“敌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指挥不当,对时机的掌控也不行,没什么好害怕的。”1141年,耶律大石率领的西辽军队,击溃塞尔柱帝国,这一战正是宣告了西辽在中亚地区的绝对霸主位置。

自1130年正式西征,到1141年击溃塞尔柱帝国,耶律大石仅用了10年时间,就建立起了一个“东起土拉河上游,西至咸海,北越巴尔喀什湖,南抵阿姆河”的庞大帝国。

三、延续辽祚,励精图治,中华文明的种子远播西域

三、延续辽祚,励精图治,中华文明的种子远播西域

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后时刻不忘中原故土。1134年,他曾派兵东征过,奈何路途遥远,路中又是黄沙漫天,西辽的军队大败而归。无奈之下,耶律大石只能发出:“皇天弗顺,数也”的感叹。自此,一心一意发展经营西域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西辽版图

一个强大的帝国,往往不仅仅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其文化亦应是十分昌明的。建立西辽初期,西辽的版图虽然不大,但其内部文化却错综复杂。中亚地区宗教林立,其中信徒最多,影响最深远的宗教就是伊斯兰教。

但耶律大石对所有宗教一视同仁,他不设立国教,尊重子民们的宗教信仰,为防止伊斯兰教一家独大倾轧其他宗教,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平衡伊斯兰教的影响。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看来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其胸襟都是一样的宽广。

不仅如此,耶律大石还注重减轻百姓的赋税,他采取了“轻农税,奖耕作”的政策,使国内的农业迅速发展。但从这一点上来看,他就和古代所有贤明的君主有着诸多的思想认同。也难怪,在哲别率领蒙古大军踏平西辽之后,蒙军长官耶律楚材忍不住盛赞耶律大石:“颇尚文教,西域至今思之。

结语

纵观耶律大石的一生来看,他无愧于“末世英雄”的称号。但是他又和一般的古典英雄不一样,他会在天祚帝“烂泥扶不上墙”的情况下毅然离去。“忠心耿耿”的誓死追随固然值得敬佩,但耶律大石的做法也自有他的道理:首先,他是一个心系家国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如果他留下来,同金军殊死抵抗,其结果只有一个,大辽失去最后的柱石,在1124年彻底消灭。后人在翻阅这篇历史的时候,隔着历史的长河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其次,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历史也证明了耶律大石出走的正确性,西辽政权的建立,为大辽延续了88年的国祚,也为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耶律大石,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值得敬佩的英雄,他应该被我们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