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流淌出了

北京城的文化记忆

老北京人常说

大运河漂来的北京城”

形象地说明了北京城与大运河

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的“京杭大运河”,

是人类历史上开凿历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

是流动的文化,也是宝贵的遗产。

11月19日

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系列活动之——

昌平大运河徒步体验活动

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脚步丈量北京大运河的踪迹

探访运河源头——白浮泉遗址

了解大运河文化

让每位来昌平的游客从源头认识运河,

从运河认识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已时值初冬,

在阳光温柔地照耀下,

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

冬日秋景,地上片片黄叶,

每一帧都令人陶醉。

美到让人们来走一走,就能心情舒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此次昌平大运河徒步体验活动,邀请了回天居民、媒体记者、网红达人等近百人共同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不仅能欣赏到沿途的初冬美景,在滨河森林公园的魔术广场内,还有魔术师带来的精彩魔术表演,线路途中还设有文旅市集打卡点等。运河知识有奖问答互动环节把现场气氛推上了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派发了象征着幸福的昌平幸福街坊的徽章,倡导昌平居民积极参与家乡活动,深入了解家乡文化,宣传家乡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滨河森林公园徒步来到白浮泉遗址,并由文物专家讲述白浮泉遗址的前世今生,行走运河,感受“诗与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白浮泉遗址活动现场,大家参观了“千年龙泉绘长卷 不负韶华谱新篇”运河源头文化作品微展览,展示昌平区挖掘和传承运河文化所创作的部分文化作品,随着文物专家的讲述,为大家全面了解“千年白浮泉律动运河源”大运河源头的历史文化积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浮泉遗址,此处文物主要由都龙王庙及九龙池组成。在龙山之巅的“都龙王庙”该庙始建于元,坐北朝南。正殿殿顶正中12列为金色琉璃瓦,其余皆为灰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殿内正中是“龙王”的彩色塑像,两侧墙壁上的彩绘已重新展现,可以看出是当地百姓因遭遇干旱多方找水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遗址之一的九龙池,古槐绿柳之间,“白浮泉遗址”的文物碑被保护在亭阁之内,“九龙口”处的9个龙头,9个龙头须发皆现,惟妙惟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头自石壁内向外探出,水流喷涌而出,泉池之中串串水泡似碎玉般“汩汩”冒出,这便是正在修复重现之中的“燕平八景”之一——“龙泉漱玉”景观,在冬日里波光潋滟。

此次昌平区大运河源头文旅活动将持续至11月22日,在此期间,可观看“云上运河”之云游白浮泉(爱上昌平公众号底部菜单栏点击进入)与现场活动一同感受昌平大运河源头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参与到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