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宝篇-6#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中国一直走到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现在,世界博物馆陶器瑰宝系列——陶宝篇正在进行中……速度围观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说了,凡是在博物馆里占据独立展柜的文物都必定是重中之重的宝物,都必定有它的独到价值。

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件器物——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上图),就是这样一件展示在独立展柜中的宝物。

这件陶缸原本是古人用来盛装死人尸骨的葬具。它何以成为了国宝级文物

马上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一起去看看这件非同寻常的宝物。

(本文图片由M·辰、色影拍摄,版权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器物简介

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鹳,音同“灌”),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新石器时期;夹砂红陶;敞口,圆唇,深腹,平底,口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底部中央有一圆孔;外壁一侧有一幅高37厘米、宽44厘米的彩绘图画;1978年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国宝级),2002年国家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64件(组)文物之一。

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是古时用来盛装死者遗骸的成人葬具。缸底有孔,便于死者灵魂出入;缸上有盖,口沿下的鼻钮可用来固定缸盖。

由图可见,缸体上绘画了一只嘴里叼着一条鱼的大鸟(鹳鱼),它的旁边竖有一把斧子。

这幅画是什么意思?它与这件陶缸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面解析

A.图中“1”是一只站立的白鹳,其通身洁白,圆圆的大眼几乎占了头部的一半,长嘴,身姿挺立;

(鹳,大型水鸟的通称。外形似白鹤,嘴长直,种类约20种,常见有白鹳、黑鹳等。我们所熟悉的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在《登雀楼》中的诗句。这个鹳字不陌生哦)。

B. 白鹳的长嘴上叼着一条鱼(图“2”),鱼体呈僵直状;

C.白鹳与鱼的右侧是一把竖立的、柄部缠有编织物并刻划有符号的巨型石斧(图“3”)。

画面描绘了白鹳氏族大胜鱼氏族的重大历史事件。该画作以巨大白鹳口衔僵直无力之鱼来表现白鹳氏族的胜利,而率领白鹳氏族夺取战争胜利的氏族首领就是这件陶罐的主人,画中以巨型石斧象征其权力。人们将首领的事迹寓于图画中并记录在其本人的瓮棺上,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价值

“这么简单的画现在的小学生都能画”,很多人觉得这画画得很小儿科。这又应了那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话了。

这画在内行人眼里,不得了啊!

首先,它画得很生动。为了表现鹳鱼正紧盯住渔猎物,作者把它的眼睛画的非常大,突出了它的全神贯注之态;而为了表现鱼的束手待毙,它的身体被画成僵直状;旁边的石斧虽只是简单的粗线条,却让人感到了它的沉重与孔武有力。

新石器时期,虽然已出现农业,但采集、狩猎与捕捞仍然是原始人补充食物的重要手段。在狩猎、捕捞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动物的习性非常了解,对它们的观察也甚为仔细,这使得画匠们所绘画出来的画显得非常的生动与质朴。原始社会时期的画匠并不是职业画师,他们也像部落中的其他人一样参与到采集、狩猎与捕捞的劳动中,身临其境地去观察这些动物。这些人具有绘画的天分,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动物的形态特征,他们因此而成为部落内的画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陶缸面世后,为它引来了无数赞誉之声:

1.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一幅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画,

2.中国最早的彩陶画,

3.中国最早的国画,

4.中国画的开山鼻祖……

此画中,画师为表现鹳的轻柔白羽,把鹤身涂抹成白色,犹如后世中国画的没骨画法;而以简练的粗线勾勒出石斧与鱼的外形轮廓则是采用了后来中国画的勾线画法;石斧与鱼身中填充色彩的技法,有如后代中国画的填色画法……

由于该画作具备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画法,业内专家认为它是中国画的雏形、中国画的开山鼻祖,为原始绘画艺术之珍品。又由于此器器形完整,形体高大,所画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十分罕见。因此,该器物对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以及美术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故定级为国家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