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写此文并非炫富,只是表达心中的苦闷,不喜勿喷。况且,40多岁的夫妻月入2万,在哈尔滨就是中等收入,我们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

我们夫妻两人1998年和1999年大学毕业后都留在了哈尔滨,稍微有点坎坷,但都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工作。按现在网上流行的词,就是普通的“打工人”。2001年一穷二白就结了婚,当时共同财产只有1万元,租房子住了3年。凭着自己的努力和俭省,我们从10年前月入3千到现在月入2万,贷款买房、买车,生孩,再生孩,本以为生活会越来越好,但从去年开始,就明显感到入不敷出,宛若活成了狗。我们究竟错在了哪?百思不得其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马上就要过去的11月为例,算一下这个月的花销,您就知道了我们的苦处。

11月,家庭纯收入2万元。两套房子分别还货款3900元和3200元;老大补课费7000元,在学校饭费和晚课费1000元;老二看护费3000元;换雪地胎2300元。仅这些就已是20400元,还没算上平时买肉、买菜、加油、奶粉、手机费、水电煤气费、党费……快一年了,我们夫妻省吃俭用,还是月月超支。

有人说,你两套房子、两个孩子,支出不大才怪。这是实情,我们也知道。但人到中年,有些事是必须做的,不做也算不得一个正常的“人”。

3900元的贷款是我们现在住的房子的贷款。我们卖了2004年在道外买的小房,在道里顾乡买了一套3居室的楼房,交首付、装修后,高高兴兴住了下来。

3200元的贷款是给我岳父母买房的贷款。岳父岳母都70多岁了,原住呼兰利民开发区,腿脚都不好,我们就在阳明滩三环外交首付买了一套两居室的电梯房让两位老人住,离我家6公里,方便互相照顾。

我还有第三套房子。父亲过世早,母亲一个人在道外30多米的老房子住,6楼,没电梯,供暖还不好,她退休金也少。母亲已经80多岁了,我就把老房子卖了,又添了30万,在我家对面的小区全款买了一套小房让母亲住,从我家出门进母亲门不超过10分钟,好照顾她。房子写我的名,顺便解决了老二的上学问题,好歹也是个群力兆麟二小的校区。

但这三套房子也几乎花光了我们夫妻的积蓄。如今手中只有10万元存款,以备不时之需。

说完房子说孩子。老大今年高三,在群力三中,虽说成绩中游偏下,但也算努力,很懂事,除了初四下半年,就几乎没补过课。高二下学期开始,不补不行了,一对一,每周只补一堂外语和一堂化学,但也需要1400元,据说这还算是便宜的。距高考还有半年,怎么都不能从补课费上省,所以今后半年,补课费还得增加。

要老二是意外,老大老二相差15岁。怀孕时媳妇已经40多了,但退休的表姐答应帮忙带孩子,我们夫妻又特别喜欢大家庭,一咬牙就生了。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无非想解释一下: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苦一些,也要孝敬父母,照顾好孩子。人到中年,正是家庭中坚,得撑起这个家,无论怎样,都得让老人小孩过得舒服一点。

但是,今年遇到了疫情,我们夫妻双方单位效益都大幅下滑,好歹是没降工资,但每年四五万元的奖金是没指望了。

于是,各种节省现在成了我们的生活常态。衣服、鞋子今年几乎就没买过;老二的衣服全是捡别人家孩子剩下的;自己出行能不开车就不开车,尽量坐公交;去市场挑便宜的菜和肉来买;老人过生日不去饭店了,改在家里过;基本也不出去和朋友、同学聚会了,几乎没有了社交,实在不行就以疫情为托辞;周六周日除了看孩子,就是做饭,再就是当司机接送老大补课……感觉自己整个人活得像条狗,但又无可奈何。

我和媳妇也在思考、探讨,用不用有一方换个工作,或者等老大上大学后,双方辞职去南方找工作。但今年哈尔滨的工作实在难找,经济下滑明显,单位能保证现有的工资已是幸事;再想想需要照顾的老人,还是下不了去南方的决心。

明明知道,要想打破现在的困境,就必须打破固有的自己思维上的“舒适区”,让自己进入到一个活跃的、有竞争力的环境中去。但人到中年,年龄已是劣势,精力不如年轻人,思想也固化了,真要到一个新环境与年轻人竞争,还真是不太敢。

明明知道,超前消费不是个好东西,但哈尔滨房价这么高,自己就挣那么多,想顾全家庭和老小,不靠杠杆靠什么。但杠杆带来的压力,只能自己默默扛着。中年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尽管身体很累,心里也累,但在老人面前得说“没事”,在孩子面前要充满笑容。

下个月,得交顾乡房子的取暖费、物业费、电梯费,又是6000多快钱;元旦前多多少少都得买些东西孝敬一下父母;老大补课效果不错,就要加课,也必须鼓励。工资肯定又不够用了,只能动用存款了。

庆幸的是,自己刚做完体检,40多岁了,除了轻度的高血压和脂肪肝,没什么大毛病;双方父母除了一些老年病,都没有卧床的,精神状态也都很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自己也还健康,未来就有希望;老大上了大学,支出也会减少……只能靠这些积极的理由来鼓励自己。

哈尔滨中年夫妻月入2万元,活得像条狗,真觉得不是矫情。您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