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说它大是因为长平之战投入的兵力是整个战国最多的,秦国和赵国合计投入兵力接近100万,哪果史书说的没错的话,这就是作战部队的人数,还不包括运输部队和后勤保障部队,而且长平之战一战就导致了赵国损失了45万人。

想想看,整个赵国一共只有300万人,长平之战一战就损失了45万作战部队,而且还是青壮年男子为主的精锐部队,包括一些十几岁的少年,和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按照战国时期的人口比例来说,300万人口也就是30~40万青壮年男子,也就是说,赵国几乎损失了90%以上的青壮年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起

这是对赵国差不多就是灭顶之灾,所以当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军主帅白起向秦昭襄王建议:趁长平之战胜利的余势,一鼓作气,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就能灭亡赵国。但是秦昭襄王与当时的秦相国范雎在韩国和赵国使者割地求和的请求中,经过商议后,同意了赵国和韩国使者的请求,同时也就拒绝了白起继续攻打邯郸的计划。

当时的秦军已经兵分三路开始做攻打邯郸的准备了,一路由左庶长王龁率领一路攻打赵国的皮牢,今山西省冀城县,这个地方在上党的西南面,一路由司马梗率军北上攻打太原,太原在上党的北面,还有一路由白起亲自率领,准备经上党向东直捣邯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平之战

但是秦昭襄王直接拒绝了,根据史记的记载,是赵国使者以白起功劳可能会超过范雎,会影响范雎在秦国的地位为由,说动了范雎,当时的范雎在秦昭襄王面前正红,然后范雎就说动了秦昭襄王退兵,理由是秦军经过三年的长平之战,消耗太过巨大,如果继续征战,后勤供应及兵员都供应不上,秦军需要休整,现在赵国和韩国送上了城池求和,秦国正好找个台阶下。

范雎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范雎是秦国相国,如果私底下真的接受了赵国的说辞和财物,那么范雎阻止白起继续攻打邯郸的目的就不单纯,但是,秦昭襄王可不糊涂,而且还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并且决策也是秦昭襄王下的,秦昭襄王是从政治的角度和秦国大局出发做决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昭襄王

但是,无论是范雎还是秦昭襄王,都忽视了一个问题,他们都不在战场上,战场上亲自率军作战的是大将白起,白起显然更了解战场上局势,白起建议攻打邯郸是从军事角度来考虑的,如果白起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为由,执意攻打赵国邯郸,能否灭亡赵国?

其实答案很简单,是不可能的。因为战争并不是只有军事,还有政治和后勤补给,如果白起不听从秦昭襄王的命令,他是不可能继续战争的,起码连粮食都没有吃的,而且还是孤军作战,但是,如果白起能得到秦昭襄王的全力支持,那么灭亡赵国,还是很有可能的

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卒,这就是为灭亡赵国做准备的,同时白起将240名年幼的赵军士兵放回了邯郸,赵国参与长平之战的45万大军,只剩下240个年幼的士兵活着回来,这对赵人心灵上的震慑是相当大的,白起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摧毁赵人的心理,为接下来的灭赵之战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孝成王

长平之战的失败让赵国上下为之震动,也缺乏应对之策,看看地图就会明白了,长平离赵国都城邯郸只有180公里,而且是居高临下,秦国一个俯冲,两三天就能赶到邯郸,但是这个时候的赵国都城邯郸是空虚的,是不设防的,而且还没有外援。

在整个三年的长平之战中,赵国基本上是在孤军奋战,不仅其余五国没有支援赵国,就连赵国向东方六国借粮都借不到,为什么五国不愿意联合起来支援赵国而对抗秦国呢?因为谁也不愿意引火上身,一旦支持赵国,秦国的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他,况且合纵是相当难,六国是各怀鬼胎。

而秦昭襄王拒绝了白起趁胜攻打邯郸的命令,尽管给了秦军休养生息的时间,同时也给了赵国有时间调兵遣将建立邯郸的防御,同时还有时间向东方五国请求支援,同时,当初以割地求和换取秦国罢兵后,赵国居然又后悔,没有将城池割让给秦国,实际上,秦昭襄王拒绝白起攻打邯郸的命令是错误的,是没有任何政治利益的,反而给了赵国非常宝贵的喘息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雎

战场上的战机是稍纵即逝的,秦昭襄王如果支持白起攻打邯郸,以白起的速度2到3天秦军先锋就能到达邯郸,随后就是围城战,这个时候赵国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虽然赵国在北部还有一支对付匈奴的军队,但是调动这支军队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还有赵国的世仇燕国在北边对赵国虎视眈眈。

这个时候,秦军虽难,但是赵军更难,邯郸城基本上是老弱病残,连赵国平原君都要把自己的财产献出,要把宾客派上战场,都到这种艰难的地步,赵军还缺粮食,再加上秦军主帅是白起,要把邯郸拿下来,并不是太难的事,就算有廉颇来防守,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赵国仍然是守不住的。

廉颇擅长打防守消耗战,长平之战前半段就是廉颇防守的,赵国在长平之战损失的45军队中,其有5万人是廉颇在防守中消耗的,虽然廉颇守住了长平,但是赵国已经没有实力跟秦国玩消耗了,到最后,要么无粮可吃全军溃散,要么决一死战看谁能战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廉颇

真到了邯郸之围,赵国更没有实力与秦国硬拼了,秦国有稳定的大后方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人口也比赵国多,就算赵国以亡国为由请求东方五国支援,但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白起2~3天就能攻城,赵国请东方五国协助,没有几个月时间,根本就不可能请来援军,战场上需要的是兵贵神速。

当年白起率领孤军都能攻入楚国腹地,攻破了楚国都城,只是因为楚国战略纵深太大,无法灭亡楚国,但是赵国不一样,常年的战争已经使赵国丢失了大片土地,赵国的战略纵深已经没有了,邯郸的东边是齐国的领土,北边是有仇的燕国,西南大片土地已经被秦国夺取了,而北边的太原也被秦军围攻,所以白起只要拿下邯郸,基本上就能宣告赵国的灭亡。

可惜了,秦昭襄王拒绝了白起的建议,并在不久后,还逼死了一代名将白起,错失了灭亡赵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