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祠堂,很多人都觉得那就是一个烧香磕头的地方,可实际上在中国,祠堂文化源远流长。

祠堂,亦称宗庙、祖庙、家庙、宗祠,是安放祖先神主牌位的场所,除了祭祀祖先、供奉族谱,祠堂往往还承载着教育、慈善、调解邻里矛盾等诸多职能,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在中华姓氏文化中,祠堂作为重要载体,对于中华姓氏的传承,意义非凡。在全球社会文化体系中,中国的祠堂文化也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后白镇芦江村的张家祠堂。在说张家祠堂之前,我们首先来探寻一下张姓的起源,张姓始祖为张挥,亦名般,号天禄,是黄帝之孙,少昊之子,是弓箭的发明者,因而被帝喾赐姓为张。“弓”是象形字,“张”则是形声字,从“弓”,“长”声,“张”字的古义中有“把弦按在弓上”和“开弓”之义,可见“张”字与“弓”字的渊源颇深,“弓”字是“张”字的由来,亦是“张”姓的由来。

张家祠堂,建于明代中期,为明代南京云南道御史张绅所建,据史料记载:张绅祖籍河北清河县,系“秦世无双国士,汉廷第一名臣”——汉留侯张良后人的一支,其祖上西晋司空张华为奸人所害,张华之孙张舆避难江左,于永嘉元年渡江,咸康四年卜筑戴亭(现句容边城镇戴村),为句容张姓一世祖。其后人张常洧在唐代因孝贤被朝廷册封,特建义台忠孝祠(句容城区南门大街),世居句容。张绅就是句容张氏的一支,因家族发展壮大,而迁居芦江村,建祠世代居住。

图|楠木金柱

图|楠木大梁

张家祠堂原有三组建筑,共五进,中轴为家祠,左右两厢为住宅。现仅存中轴第三进的一座厅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通长24米,进深11米,七檩,硬山式顶,屋顶坡度平缓。木结构以楠木为主,用料硕大珍贵,俗称“楠木厅”。厅前后出檐较远,达1.3米。两山墙下部为青砖叠砌,上部砌空斗墙,并各有砖雕门窗,山墙沿屋顶坡势贴砌砖制博缝。厅内立柱下有青石覆盆柱础,柱顶作卷刹,构件的连接结构多采用形式简单的斗拱、蜀柱、垫板,正中明间脊檩左右下侧装饰三角形的简单木雕,其外缘置叉手,梁作月梁状,主梁略有琴面,梁底沿边刻双线。斗拱外檐二攒一斗三升,内部梁枋间出单拱与重拱,不出挑,内外斗拱坐斗均刻花瓣状,有方有圆。地面皆用方砖斜铺。

山墙砖雕

山墙砖雕

“楠木厅”是张家祠堂的亮点,其规格建制在一般古建筑中实属罕见,楠木是我国十分稀有的珍贵树种,其木质坚硬结实,纹理华丽美观,自古便是富有、高贵的象征,在古时候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由此可见,这座祠堂的建造者和拥有者张绅,身份是何等显赫,地位是何等崇高!“晋朝忠臣第,唐代孝子家。”张姓后人一贯重视传承忠孝之家风,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祖先的福泽庇佑之下,张家后代人才辈出,于诸多领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姓,在句容南部后白、张庙一带颇具影响力。张家祠堂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从明代中期建成,到清末修缮,一直完好保存到解放后,遗憾的是在后来的浩劫中,其前后各两进及左右厢房被拆,只留下第三进五间上厅,即我们现在所见的“楠木厅”。1995年,张家祠堂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后经政府两次拨款维修,现已恢复旧貌。

每年正月十月,这一宗族的张姓后人从各地齐聚张家祠堂,祭祖、跳“镗”舞、吃“百桌宴”,比春节还要热闹,十里八村皆艳羡。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张家镗舞,这可是张家祠堂民俗活动中的一项绝活,与汉代张良有着很深的渊源,其起源已无从考证,发展到张良时期,由张良进行完善,加以布阵。“镗”是一种由农具演变而来的多刃兵器,其形如长矛枪,握在手里颇有些分量,张家镗舞表演者一般有20多人,锣鼓声中表演者手握长矛走阵法,有梅花阵、月牙阵、草鞋阵、四门阵等,与此同时,各种招式轮番亮相,单跳、高跳、怀中抱月、半边抛、搓鞭、狮子滚绣球、五龙盘颈、左右开弓、跨马、大鹏展翅、踢绣球等,令观者目不暇接,叫好连连!曾经的兵器“镗”,远离了金戈铁马,成为解甲归田后的张姓人强健我体魄、娱乐生活的工具,怀念先祖、延续传统的情结。

图|张姓图腾

“树高千丈必有根,江流万里必有源。”祠堂是姓氏宗亲的精神家园,是他乡游子“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圣地。张姓后人无疑是幸运的,其精神信仰和图腾被保留了下来,重温家规祖训,弘扬知礼明义、崇德向善、文化传家的优良家风,加强宗亲之间感情交流与凝聚力,张家祠堂便是优质载体!自从宋代朱熹提倡建设家族祠堂之后,祠堂开始遍布全国各地,其在乡村的作用,无可替代,是乡村文化的根基所在,是一个村庄的文自信,然而十年浩劫中,毁了很多祠堂,城市化进程中,又废了很多祠堂,能够幸存下来的,如张家祠堂,确实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