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刚写了一篇关于明阁的评测,写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好的粤菜究竟是什么样的。单纯说一家餐厅好,真的没有说服力。而米其林星级评选,到了中国总是“水土不服”,它的评星只能成为一部分人打卡的指引,但真的评审不了粤菜。
既然要写吃的,我觉得还是可以借着各类饭局多吃、多看,然后体验过后再来思考背后的门道。
传统粤菜的发源地:家
广东有种说法是“问神拿食”,每到一个神诞,人们都会在家做节、拜神,由此会有不同的奉神食材。由一家之中最善烹饪的人,花尽心思,为家人准备节日的美味佳肴。
因此,万家灯火,无数用心烹饪家菜的人,创造了无法超越的传统粤菜。
过去,广东有两大美食世家:一个是谭家,一个是太史家。谭家北上,融合各派菜系后成了顶级的官府菜,太史菜则坚守广东,恪守粤菜特点并发扬光大,更被推为“中国粤菜第一家”。
“太史菜”一时在广州城内风头无两,城中各大酒楼唯太史第马首是瞻。江家每出新菜,各大酒家立即盗版,冠以“太史”之名招徕食客。
江太史家的五蛇羹其讲究处可说一时无两,蛇是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水蛇、锦蛇,浸熟或蒸熟蛇身后,撕成极细的肉丝,加入鸡肉丝、果子狸肉丝、鲍鱼丝、广肚丝、冬菇、木耳、生粉、菊花制成蛇羹。
佐料有薄脆、柠檬叶丝、菊花瓣等。所有配料对刀工的要求都极为细致,才能使得食材的鲜味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一碗蛇羹成为一个各种食材互为表里的集合。
把五蛇羹的美味升华到最高峰的是最后洒上的薄脆和柠檬叶丝。
太史家宴,从侧面展现了传统粤菜的魅力,选材的考究、高级的烹饪,每一个完美的细节的落实,最后组成了吃客极致的体验,当然,这样的家宴以前也只有达官贵人能享受,并且真的难以超越。
江太史精研饮食,也从食材开始。在百年前,他就是"从农场到餐桌"的先驱人物,他在市郊番禺萝岗洞开发一千多亩农场,名为“江兰斋农场”,农场生产的各种农产品,除了在广州大新百货公司代卖,亦用来送给宾客及自用。
如今太史菜并没有流传下来的菜谱,而后人江欣灿在整理史料和实地考察后还原。这些菜可真是复杂而有趣,若好好做,一天也只能做一桌。
还有这道冰烧肉锦绣,则是冰与火的艺术。
首先,食材,猪前排,到肋骨的第八根就不能要了,然后用佛山本地米酒清洗,浸泡两天,米酒能带出肉的香味,让肉的口感更酥软甘甜,营养成分更易于被人体吸收。然后炒糖色、细煨,而重点则是火烧。
猪肉的表层铺着一层白砂糖,品尝前先用喷枪烤至焦糖状,使得表皮十分脆薄,猪肉则入口即化又不失嚼劲。
正因为有这样的家族存在,于是这个村走出了不少优秀的厨子,佛山张槎被誉为粤菜厨师的摇篮。(有说法称,清末民初的时候,广州八成高级酒楼的大厨、点心师傅都是佛山张槎人,陶陶居、永乐等大酒楼都是张槎人开办的。)
而在番禺大石的红棉饭店,最负盛名的“福寿三宝汤”选取了一年以上的青头鸭,并用“三宝”作为主要食材,加上清甜润肺的竹蔗、茅根和12年以上的新会陈皮,隔水炖制6个小时得以完成。
而这道传统靓汤同样来自家人的真传。
“很小的时候,我奶奶就煮这个汤给我们喝,奶奶是从她爸爸手上学会的这道汤。现在奶奶已经100多岁了,传到了我手上,我希望能继续传承下去。”
食材都是产自本地,虽然每一种都很普通,但可以起到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润肺的作用。而在传承的过程中,后人改进了烹饪方法,变煲汤为炖汤,这样汤清味浓。
很多人都在怀旧正在走向消失的传统粤菜。但其实对于餐厅而言,如果要考虑效率势必牺牲工序,如果深入专研一种食材,那也无法满足客人的需求。
所以,出现在传统粤菜上的每一道粤菜,都有一段故事,都有一份深意。
广东菜的精髓:时间
传统的基础,其实是对于食材的理解以及运用。广东菜的特点一定不是清淡,而是发挥出食物该有的味道。
而发挥的前提是充分理解每一种食材(它的季节、生长、原来的味道、适合的调味),是需要厨师有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华叔(冼悦华,因懂得鸡肉逾150多种烹饪方法,人称“鸡神”)曾说过,下厨的基础,首先是对食材的了解。
连哪里的食材为好,什么食材是当季,怎么用,什么效果等等都不知道,下厨无从着手。现在有很多年轻一辈的厨师,没有从这些基本功开始学起,以为炒得两下就能出师,其实是很大问题的。
学吃,需要花上三辈子的时间。
有时候一站,就是12小时
选材
广东有非常多出色的食材。
比如香菇,要数粤北的花菇为佳(简称北菇)。其他还有“西菇”,产自江西、湖南及广西等地方,但没有北菇那么香,而且菇脚很大。而放眼世界,品质上乘的有日本花菇,爽口厚肉,但始终不及北菇香。
香菇一定要用冷水浸发足够时间,现在很多人事先没准备,图快用热水。
比如广式牛杂煲,选用水牛口感更好。广东天气转凉,老广的口味从清淡转成汁浓味厚。因此在做牛杂煲时,需要用炭火砂锅煮。铁丝架顶着炭炉热腾腾上桌,砂锅被温火裹挟着慢滚,闷得越久,煲越入味。
里面的牛骨汤,选用高钙牛骨,再加上十多种名贵香料,明火炖卤6个小时而成。
比如白切鸡,需用已生蛋的成年清远鸡,鸡味更浓郁。传统白切鸡要求“骨见胭脂红”。而单是鸡的做法,其实广东就有200多种。
有的厨师一辈子只研究怎么做好鸡。
看了一眼广东人的菜谱,表示服气
烹调
所谓的烹调,“烹”是指将食物煮熟,而“调“则是调味。四季的变化,温度、湿度、原材料都会让菜式的味道不一样。
要经过繁复的工序与专业技术结合,才能做到合格的效果。
比如做“啫啫鸡”,考究的做法,会在腌鸡肉时加入一只鸡蛋蛋白(期间要不停地帮鸡做“按摩运动”),用细火慢煎,保留鸡肉细腻嫩滑的口感。
比如以前烧腊所用的材料都是纯天然的,用柴火烤,特别香浓可口。在家吃完鹅肉,盘子剩下的汤汁都一滴不剩全部捞饭吃完。
比如叉烧包,传统做法是用前一天留下来的“面种”发酵,至少要发一天一夜,现在都是用酵母粉发酵,只需两个小时就够了,大大缩短了发酵时间,不过口感却有区别,用“面种”发酵的叉烧包,口感松软,有嚼劲,而用酵母粉发酵的略有塞牙,口感和香味都比不上前者。
比如脆皮烧肉,要处理好并非易事,制作时共有十几道工序,步骤多,细节考究,难度较高。肉块要风干水分再烤,炉温一定要够高,至少 300℃ 以上,这样才能达到酥脆化皮的效果。
而用用冰水混合物擦拭烤过的肉块,然后入炉烤至表皮酥化,这样烧肉会变得更加弹牙爽滑。
做一个粤菜厨师,真的不容易。这片土地上给予他们的丰饶食材,值得用一生慢慢去探索最温情的表达。
新派粤菜:万变不离其宗
广东有一句话“来了就是广东人”,这里生活着全国各地的人。
广东有三大方言体系,粤语、客家话、潮汕话,这就对应了粤菜所包含的广府菜、潮州菜(潮汕菜)、东江菜(客家菜)。
广东还生活着四大族群:珠三角广府、粤北客家、粤东潮汕、粤西雷州。
因此广东的文化很多元,不同地域的人所经营的食材不同,烹饪方法不同。而随着朝代的更替,中原移民不断南迁,广东又有不少港口,因此外面的人进来,这里的人出去,粤菜一直都在改变。
没有真正的一成不变的传统,只有恰到好处的“改良”。
清末,广东人蜂拥至上海经商,粤菜馆亦随之成行成市地开办起来,逐渐征服了上海人以及其他移民,尤其一众文人。
而文人们在商业传媒上摇笔弄舌,”食在广州“之名不胫而走。民国以后,在上海以海派粤菜赢得”国菜“殊荣,将”食在广州"推向时代巅峰。
在国外,粤菜不仅受到华人欢迎,也受到外国人的喜爱。据一些报刊介绍,美国有中国餐馆近万家;英国有4000家;法国、荷兰各有二千多家;日本不下数千家。
漫长的岁月里,粤菜南征北战,吸纳了各大菜系及各国的长处。
在明阁,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理解的新式粤菜有两种,一种是用粤菜的烹饪手法,去处理世界各地的食材;另一种反过来,用世界各地的烹饪手法,来料理广东的特色食材。
这样,就比较容易碰撞出新的味道。
比如最经典的叉烧包(1·0版本),出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是阿爷老豆那代就有的广东蒸包,一个个包型挺身,像雀笼一样。据说,叉烧包来自北方的开花馒头,传到广东后,根据老广偏甜喜软的口味,改良而成。
接下来,就有师傅把西方的餐包和叉烧包结合(2·0版本),做成了叉烧餐包。为了看上去更有食欲,师傅还在表面涂上了一层糖油(花生油mix糖浆)。
当叉烧包升级到3.0,饮食界将酥皮和叉烧融合。最先是菠萝叉烧包,虽然体型纤细了,但外层的酥皮和菠萝包,是一样的做法。
这条升级之路似乎没有尽头。总有食客在尝试新的口味,也有老客人坚持吃着1.0版本的叉烧包。
新的技术诞生后,制作脆皮烧鹅、烧鸭常用的脆皮粉、色素、电烤炉等。技术也会为烹饪提供更多的思路。
多年来,粤菜厨师们都在尝试,进口芝士、雪花牛肉、牛油、蟹、龙虾、海螺以及黑椒、咖喱、芥末、香草等香料被已经大量应用到粤菜烹饪中。
在对菜品做融合创新时,每个人想法不同,但统一的,是一定要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新鲜而不浮夸。失去了家的味道,失去了食材原本该体现的东西,粤菜就真的不是粤菜了。
在米其林一星餐厅北京厨房内,有一道人气招牌菜“高温爆烧三层肉”。
古师傅的创新点,就只放在酱料上,将烧肉切掉四周边缘,修整洁,再切块、装盘。传统蘸料是搭配砂糖、芥末酱。
他从日料中汲取灵感,加以微创新,用腌渍的寿司姜片搭配烧肉,起到爽口解腻的作用。芥末酱的选择,也必须味浓色亮,加一点点的醋、矿泉水调和,口感更佳。
而整个烹饪过程,在工艺的部分,又是极其讲究,不同的方法都有去实现,最终也是为了让烧肉口感更佳。
写到这里,忽然觉得在这个多元、信息高度开放的社会环境下,食材流通更容易,而烹饪的技法更开放。
各地的厨师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比拼的似乎只有真正的用心和对食材理解的天赋。做菜和人生一样,没有捷径。
好坏,不能交给米其林,要交给漫长的时间来验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