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杰

这两年,几个开人文社科书店的朋友纷纷说做不下去了。有的关了店面,有的还开着:精灵点的及时转向,减少人文书籍,增加教辅、财经和管理读物;也有固守本位的,不知能坚持多久。

实体书店生存日益困难,据说和网络书店的冲击有关:网上买书,一来便宜,二来方便,三来品种广泛,选择面广。面对新的竞争手段,传统书店应对越来越吃力——当然,有时也越来越富有创造力:据说一家全国知名书店附设的咖啡馆都开始卖炒菜了。书和茶、咖啡似乎还有点关联(虽然多半也还建立在习惯之上),可是和炒菜放一起,就有点怪异。这不禁使人怀疑,实体书店是不是迟早会消失。

我自己偶尔也在网上买书,不过大部分时候,还是坚持在实体书店买书。这多半还是出于习惯。40岁后,人已到了不易改变的年龄,而且觉得,“保守”虽不好,也不一定就坏。忘记《世说新语》里是谁说的了:“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狡狯可喜。研究历史的人,自然知道有时“历史的车轮滚滚”,是“习惯”抗不住的。可是,作为个人,总还应该有点保守的权力。这种“个人”多了,或者“历史的车轮”会绕道而行,也未可知。

当然,这问题绝非“习惯”这么简单。在实体书店买书,总可以先翻一翻。一本书的内容、表述,有无插图、索引、文献目录,甚至一些纯物质性的成分,如字体、版式、纸张、重量,皆可摸得到,看得着,令人踏实,而且常常成为买书时的决定因素。在网上就不然。电子服务再便宜和快捷,书的物质形式给人的微妙感受,也是它难以取代的。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另一方面。我们逛书店,不仅是为买书,还把它看作一个休闲和社交场所。闲时散步,到附近书店走走,不一定要买,却可半日偷闲,比上网好。因为再大的书店也有个范围,不比网络,无边无际,五色缤纷,倏忽来去,使人欲罢不能,阅读的快感因而也迅速麻木。书店不同,刺激是适度的、静态的,但有欢愉无怠惰。其次,在校园和社区书店,更时时会遇到熟人,交换一点信息,饮食男女之外,时常由手头正拿着的一本书做引子,谈到学术话题上;又因不是研讨会,“大胆假设”,不必“小心求证”,心情要轻松很多,却因解放而触发灵感。这种真正面对面的交往,更是网上书店不能提供的。

所谓“真正的面对面”,我说的是活生生的人之间的交往,不是网上那种无法触摸的“面对面”。今日很多人的生活似已太过依赖网络。我听到的一个极端例子是:同处一室的同学相约打开水,自始至终通过网络,直到一起出门,没说过一个字。这种相处方式会对这一代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在网络之外,会不会生活得更为低能?进言之,这又会使社会发生何种变化?

一个明显现象是,尽管我们可以享受的物质种类比起20多年前已经丰富了太多,但大学校园里各种游艺活动的参与程度却远不如从前,对于很多青年人来说,网络似乎成为他们唯一熟悉的生活场景。这使他们越来越“个人化”,但是这又并未带来理想中的独立和自主,反而使很多人越来越困惑于个人的意义。我认识的一个年轻人,随时通过微博发布自己的活动,并不是因为他自恋,或者有暴露癖,而是因为他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活动”更有意思——离开网络,他已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如果当初笛卡儿所面对的是这番情形,那他是不是还会想到“我思故我在”?

当然,另一方面,他们好像也越来越宽容,许多在前几代人看来很难接受的行为,对于这一代人来说,并不值得大呼小叫。社会的宽容度增加,乍看起来当然是件好事,可是仔细分析会发现,他们表现出的这种“宽容”其实更像是一种冷漠,因为他们根本对很多看似与自己无关的事情缺乏足够的兴趣。对这些人来说,世界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与我有关的部分和与我无关的部分,在这里,并不存在一个叫作“公共生活”的部分。由于习惯了蜷缩在自己的小空间里,而把大多数公共事务归入“与我无关”之列,他们很难培养深度参与公共生活的经验,而公共生活得不到滋养,也会日渐凋零。但问题是,公共事务之所以是“公共”的,就因为它是支撑每一个人生命的根底——根总是埋在土里的,不挖就看不到;一旦它触目可及,便是所有人的身家性命都面临坍塌之时。

我这里说的,自然不限于书店遇到的问题。电子商务对传统店铺的冲击比比皆是,只不过书店更为脆弱和敏感而已。站在个人立场上,当然希望买东西廉价和方便,可在此之外,购物早已成为现代人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对商人来说,提供公共交往的空间也许只是“副业”;但对社会来说,其重要性有时还超出了商品的实用价值本身。尤其是当我们把眼光扩大到更广泛的网络世界的时候,便不能不考虑到公共生活的危机及其他对个人生命意义造成的损害。人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动物,无法绝世孤立。自然,使得一个人成为“人”的,不仅只有社会,更重要的是他具有一种内在充实的独立性,是这种独立性赋予他以意义感。然而,心理学研究早已告诉我们,“个人”的意义仍然不能离开健康的公共生活。一味追求“个人化”,只能导致可用资源过于贫乏,心理压力无处排遣,最终走向的是孤独,而不是深刻。

当然,即使在网络时代,公共生活也一定会继续,会有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出现,譬如网络本身。不过,公共生活的发达有赖于更丰富的文化资源,生活方式也是其中一部分。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某种生活方式确有流行与否的差异,但即使那些看来已“过时”的东西,也应得到有效保护。新的生活方式是对旧生活方式的补充和提升,而不是完全的替代和摧毁。选择面更宽一些,应付各种意想不到的局面时,才会游刃有余。在电子商务已经威胁到传统商业形式的情况下,多支持一下实体店,有利于我们的社会更有弹性、更加活泼,也更有利于从根底处维护个人的独立性。

本文选自《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王东杰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