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寒假模式正式开始的第一天。还不错,平静没战争地度过了第一天。

前天和娃争吵了一下,老母做的寒假计划,语文英语都写了时长,就读数学课本没写时长,娃觉得是一个小时,但老母坚持2个小时。娃气到哭,冷战到今天,好在娃还是接受了现实,全部完成了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看到一个爸爸写的文章,儿子高二了,成绩不错,小学初中都没培优,而且初中读的家门口的菜中,整个学校就2个人考取了重点高中,其中一个就是他儿子。很多人留言说吹牛,不培优怎么可能,菜中怎么考到重点高中去的,那个老爸说,你们都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孩子不是花钱丢到培优机构就完事的。

也有不少留言说自家娃也是不培优,然后成绩还不错,各种数据摆出来,全部看完后,深受鼓舞。真的,咱家娃没培优,每天都很忐忑的。总希望其他前辈家长们有更多的真实案例给自己力量坚持下去。

咱自己没读过大学,也没能力辅导孩子学习,但是申爸说了,初中毕业的家长都可以辅导出清华北大的娃来。因为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不是家长的事情。

比如,盲算,是让孩子去盲算,不是家长的任务。家长工作了一天,没时间没精力陪娃盲算很正常,完全可以让娃自己把口算题都录到录音笔里或者倾听者里,然后让娃自己听着录音盲算。把家长从孩子的具体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让孩子自己学习才是正确的辅导方法。

虽然学习不是家长的事情,但家长又不可能完全放任不管,虽然到了初中高中,也没几个家长会做孩子的题目了,更谈不上辅导,但是孩子的成绩好坏很大程度是和家长在娃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有没有培养好娃的学习习惯是息息相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初中高中,家长还能出一点绵薄之力就是多和老师沟通。

有个家长说培优机构问孩子校内学习情况,家长说我也不知道,老师没说啊。老师没说家长不会问吗?班上几十个学生,老师凭什么主动联系某一个家长呢?为了亲生的娃,上刀山下火海都可以,为啥不能和老师多沟通几次呢?

上学期间孩子和老师待的时间比和咱家长待的时间还长,不问老师问谁呢?现在的老师大部分还是认真负责的,多问几次,老师自然多关注孩子,慢慢地不就可以了解到更多孩子的情况了?经验丰富的老师肯定有解决方案,听话照做就好了啊。

何况娃到了初中,家长的话是最不爱听的,这个时候多和老师沟通,让老师帮你去说你想说的话给孩子听,孩子一定是能听进去的,就算是一个批评,孩子都能听进去,如果能让老师表扬一句,那就看好吧,孩子一定会开心到飞起,不待扬鞭自奋蹄了。

省实验高一年级第十的娃,也是小学初中高中都没培优,语文从小亲子阅读,成箱的买书,大量地阅读,英语上的双语幼儿园,也是亲子阅读原版动画片没断过,数学和咱的方法惊人地相似,就是课本课本抓课本。业余时间街舞,吉他,架子鼓都拿了很多奖的那种。爸爸是高考状元,管后勤加接送孩子上学,兴趣班和比赛,妈妈,幸福的妈妈连娃是几班哪个教室都不知道。

这个爸爸说过,小时候不给孩子立规矩,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长大了怪孩子学习不好干嘛呢?家长的责任就是早做规划,陪孩子一起努力。

好巧,今天提到的真实案例都是爸爸高度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孩子非常优秀,也许,这也是成功的因素之一。

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陪孩子一起努力,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