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夜间频繁醒来,和粘床就醒,是同一个问题,睡眠环境的改变,孩子会把睡眠与特定的环境联系起来。

宝宝入睡时,记得的最后一个画面,是妈妈抱在怀里,轻轻地摇晃着。孩子半夜醒来,发现周围的环境与入睡时不一样,就会紧张、充满危机感,孩子会尖声哭喊,试图通过哭声告诉父母:我现在很害怕,你们快来抱抱我,帮帮我。

入睡后和醒来,对孩子来说是一眨眼的事情,睡了多长时间,什么时候被父母放到床上,孩子毫无记忆,孩子只觉得自己一闭一睁,妈妈怀抱里,温暖和安全感没有了,只有周围的安静与黑暗。

孩子生存的本能,对环境的变化有着天然的警觉。突然变化的睡眠环境,未知让孩子感到恐惧和危险,孩子睡意全无,用哭声向父母示警。

入睡和醒来环境不一样,时间久了,孩子就知道自己睡着后,被妈妈放到了床上。于是孩子就开启他的“小雷达”,时刻提防父母,把他一个人放床上睡觉。孩子练就了,粘床就醒的本领。孩子时刻要确认,自己的睡眠环境是否变化,睡觉时孩子缺乏安全感,睡眠质量会好,才怪!

孩子在睡眠周期间隙醒来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睡眠环境改变,孩子不知道怎么继续自主入睡。孩子习惯了奶睡、抱睡,孩子熟悉在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抱着自己,轻拍着背,在房间踱步中入睡。

孩子夜间醒来,已经把睡觉和妈妈哄睡联系在一起,孩子不知道没有妈妈的安抚,自己如何入睡。为了宝宝夜间接觉,妈妈只能醒来再次重复哄睡。

父母安抚变相干扰孩子尝试自己入睡,巩固醒来需要哄睡的习惯。孩子把睡眠与特定环境的连接。一晚上在哄睡——醒来的循环中,妈妈们筋疲力尽。

培养孩子高质量的睡眠,需要保持孩子入睡与醒来时,睡眠环境是一致的。父母需要帮助孩子,重新建立适宜的睡眠环境。

一、剔除入睡与睡眠环境的不同因素

孩子睡觉时的环境,是独自一人在床上,房间光线昏暗、安静。父母要剔除睡眠环境中的不适宜因素,让孩子醒来,感觉还是处于入睡时的环境。

和孩子睡眠中,不同的细节,就是不适应因素,比如抱睡、奶睡、夜间哺乳,还有的孩子习惯在客厅,听着电视背景声入睡。

睡眠环境不变,孩子不必警惕环境改变,孩子有安全感,才睡得香,睡眠周期间隙醒来,才能自主接觉。

二、孩子有超强的适应力,几天就能改变睡眠习惯

改变孩子原来的睡眠方式,肯定会引起孩子的不满,用哭闹反抗。同时改变引起孩子抵制的情绪,会动摇父母重建孩子睡眠环境的想法。父母要认识到,重建睡眠环境,是培养孩子睡整夜觉,与高质量睡眠,促进大脑发育,必经的一个短暂且艰辛的过程。

孩子的有很强的适应性,几天时间,就会改变原来的睡眠习惯,建立新的睡眠习惯。孩子超强的适应性,有弊有利,比如之前有良好睡眠习惯的孩子,一次生病或者回趟老家,妈妈为了安抚焦躁的孩子,奶睡、陪睡,但几天后病好了,孩子就不愿自主入睡,需要妈妈哄睡。

父母要有乐观坚定的心态,相信一直要父母哄睡的孩子,经过几天的矫正,就能够适应独自入睡,能够睡整夜觉。

三、寻找影响睡眠根源,分步矫正

如果孩子抵触情绪强烈,父母自己无法接受孩子的哭闹,有焦虑自责的感觉,父母可以采用分步矫正法,重建孩子的睡眠环境。

比如一个习惯妈妈抱着,在客厅绕圈,才肯入睡的孩子,可以把这个睡眠习惯,分解成几个步骤矫正

· 第一步,减慢绕圈的速度

· 第二步,只抱着不绕圈

· 第三步,只在房间里抱着

· 第四步,一起躺在床上,不抱着

· 第五步,放个毛绒玩具陪着

· 第六步,孩子自主入睡

分步矫正会在很多程度上,降低孩子的抵触情绪。进入下一个步骤,要保持上一个步骤养成的习惯不变。分步矫正的关键在于,找出与睡眠环境不一致的根源,逐步拆解后彻底改正。

分步矫正,与其说是为孩子设计的,还不如说是为家长设计的。哪有几个父母,看到孩子抵触哭闹,不心疼,没有立马过去,安抚孩子的冲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