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占用了两个篇幅,介绍了《红楼梦》当中一种“高冷”的游戏——射覆。别看它只是个游戏,但对现代人来说还真有一定的难度。

《红楼梦》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就连玩个游戏也十分讲究。而射覆算是一个非常高雅的文人间的游戏,因为它趣味十足,流传到民间,也有了“低配版”,也就是“猜枚”。而我们在上篇文章里也提到过了,《西游记》和《水浒传》里都有猜枚这个游戏。从趣味上讲,《西游记》里的猜枚显然更有意思,这个桥段出现在第四十四回唐僧师徒四人在车迟国斗法的章节里,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再去通过原著了解一下。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篇幅说一说《红楼梦》里的一种体育项目——射箭。

1 贾宝玉会射箭

我们先一起回忆一下《红楼梦》第七十五回的一个情节。贾敬过世以后,贾珍在府里居丧。居丧期间因为守着规矩,他不能出门玩乐,也不能看戏消遣。实在无聊透顶之际,他想了个办法:以练习射箭为由,邀请了世家子弟和富贵亲友来府上比赛。结果是来了一大群纨绔子弟,表面上是来习射的,实际上每天“宰猪割羊,屠鹅戮鸭”,开始了一场厨艺大比拼。

贾珍没把习射当回事,但贾赦贾政听到了消息,就认真了。他们让贾环、贾琮、贾宝玉和贾兰吃了饭就去宁国府上练习射箭,练习结束后才能回家。

我在初读《红楼梦》时并没有太在意这个细节,只是心里有过一个疑问:贾宝玉还会射箭啊?后来再次细读原著时,发现贾宝玉练习射箭似乎不是偶然的,而是一个平时的常规活动。比如在第五十四回里,荣国府在过元宵节时大开夜宴进行庆祝。宝玉拿了一壶暖酒为众人倒酒,只是到了黛玉跟前时,黛玉偏偏不喝。

“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宝玉忙道:‘没有吃冷酒。’”

从这一次对话来看,贾宝玉平时除了读书写字以外,也要练习拉弓射箭。因此,他并不是跟着贾珍在宁国府学会的,而是早就学过。除了贾宝玉要习射以外,书中还有一回表明贾兰也是要练习射箭的。

原著第二十六回里,贾宝玉白天闲得无聊正要睡觉,袭人劝他去园子里到处走走解闷。

“晃出了房门,在回廊上调弄了一回雀儿;出至院外,顺着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鱼。只见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箭也似的跑来,宝玉不解其意,正自纳闷,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追了下来。一见宝玉在前面,便站住了,笑道:‘二叔叔在家里呢,我只当出门去了。’宝玉道:‘你又淘气了。好好的射他作什么?’贾兰笑道:‘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么?所以演习演习骑射。’”

从这些线索来看,射箭应该是贾府子弟平时的一项常规。这跟贾宝玉是不是喜欢习武没有关系,而是受到了家族传统的影响。

为什么这样说呢?别忘了,宁荣二府的奠基人贾演、贾源曾陪伴圣驾浴血征战立下赫赫战功,正因为如此才得以开创贾氏一族的百年基业。武将出身的宁国公和荣国公都有尚武之风,虽然到了贾宝玉这一代时,贾府上下已经呈现出明显“弃武从文”的风气,但祖上传下来的传统不会轻易完全摒弃。因此,书中才会在看似不经意之间描绘贾府子孙习射的情节。

书中还有一个跟习射有关的重要痕迹:宁国府里的天香楼下有一个箭道场,这是给家族子弟提供了一个专门练武的场地。而贾府的世交都是当年与宁荣二公一起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比如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他们六位连同宁国公与荣国公一起并称“八公”,世家子弟的习武传统应该也都有遗存。像贾宝玉熟识的冯紫英和卫若兰都是类似的世家子弟,而冯紫英特别喜欢到处打猎,可见他的射箭技术是不错的。

其实我们也不能因为贾宝玉平时一副“文艺青年”的样子,就假设人家在骑射方面就不行。实际情况是宝玉的骑术也不差,比如在原著第四十三回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原来宝玉心里有件私事,于头一日就吩咐茗烟:“明日一早要出门,备下两匹马在后门口等着,不要别一个跟着。……只见宝玉遍体纯素,从角门出来,一语不发跨上马,一弯腰,顺着街就颠下去了。茗烟也只得跨马加鞭赶上,……宝玉听说,点头道:‘正要冷清清的地方好。’说着,越性加了鞭,那马早已转了两个弯子,出了城门。茗烟越发不得主意,只得紧紧跟着。”

这一段说的是贾宝玉出府找了个清净地方去祭奠金钏,而细节处透露出他骑马的技术是非常好的,经常跟着他出门办事的茗烟也被他落在后面。而到了第七十五回,贾母向贾珍问起贾宝玉习射的情况,贾珍的原话是:

“大长进了,不但样式好,而且弓也长了一个力气。”贾母道:“这也够了,且别贪力,仔细努伤。”贾珍忙答应几个“是”。

由此可见,贾宝玉从小就在府里练习射箭,而贾母的一番评论更是显示出贾府的习武传统——连作为女性的贾母都大概知道习射的一些道理。

2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射箭”

孔子在论语中就曾说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里所说的“射”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六艺”之一的“射艺”。

自古以来,“射”不仅是杀敌卫国的一种技能,还是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体育活动。中国古代的“射艺”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射箭,二是弹弓。但是,因为射箭在狩猎活动和军事行动当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更加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从考古研究的结果我们也大致能够看出射箭的地位——在位于山西大同盆地的峙峪文化遗址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我国迄今为止所知时代最早的一件石制箭头。

峙峪遗址的石头箭头是用燧石制成的,它的前端非常锋利,一侧边缘经过很精细的加工。而在我国旧石器时代当中,这样精致的工艺还是首次见到。这也充分证明,猎马人已经发明了弓和箭,这种武器成了人们非常有用的狩猎工具。弓箭使得狩猎的范围得以扩大,进而提高了打猎的效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

而说到射箭,我们也很容易联想到一个古代神话,那就是“羿射九日”。因为这则神话赞颂了后羿的贡献,因此人们把弓箭的发明也归功在他的身上。不过,弓箭的发明远比这个时代还要久远。在距今三万年前,弓箭多用竹木来制作,因为材料很容易腐坏,所以很难保存完整。

弓箭的出现非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发明和制作这类复杂的工具,需要积累足够的生产生活经验,也需要人类的智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恩格斯对发明弓箭的评价也非常高:“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3 古人对射箭的重视程度

在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弩”。弩比弓要先进多了,它的射程很远、命中率更高、杀伤力也更强。更重要的是,弩对使用者的要求比较低,一般人更容易上手。强弩的射程可以达到六百米左右,而大型床弩的射程可达千米,威力巨大。在《吴越春秋》一书当中,还详细记载了弩的使用方法。

工具日渐完善,人们对射箭运动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加深了。汉代时期,铁制器械的制造工艺进一步发展,人们在早期使用的青铜箭头也慢慢过渡到了铁箭头。与此同时,《汉书》也记载了一系列关于射箭的理论方法,在实践上起到了指导作用。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代射箭就出现了专业的比赛。根据史料记载,北魏孝武帝就曾经在洛阳华林园举行过射箭比赛。当时的“靶子”是一个大型酒杯,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酒杯,就可以把它当作奖品带回家。在我国的体育发展史上,这可能是最早的一次射箭奖杯大赛了。

到了唐代时期,射箭活动有了更大的发展。一代女皇武则天创立了“武举制度”。在兵部的主持之下,每年天下的武士都要参加武举考试,这就有点儿像文人的科举制度,必须“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参加考试的人才能被授予官衔。武举考试的科目主要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等。射箭技术的好坏在武举考试中占了相当的比例。

而在宋代时期,还出现了跟射箭有关的专业组织。据考证,仅在河北一带,民间成立的弓箭社容纳了三万多射箭爱好者。北宋边境人民也自发组织起了弓箭队伍,苏轼就在《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里写过:“不论家业高下,户出一人。”

从宋代对步射、马射等各类箭术的记载来看,这一时期发展出了跟近现代军事操典类似的文献,其中用文字和图片详细说明了运用弓箭的各种细节。关于这一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北宋的《教法格并图像》。

南宋时期,朝廷对弓箭手的考核也是很严格的,比如宋孝宗时期,要求弓箭手在百米左右对准目标射出八箭,只有射中五箭才算合格。而在边境地区,不仅仅是驻扎的军队要人人精通箭术,朝廷也希望老百姓能够勤练技艺,以防备外敌的入侵。北宋有一段时期甚至还出现过“人人自励,皆精于射,敌数年不敢近”的情形。《宋史》当中也有记载:“河北州县近山谷处,民间各有弓箭社及猎射人,习惯便利,与夷人无异。”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还有一种礼制跟射箭有关,这就是“大射礼”。它是四种古射礼之一,一般是天子、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一种礼仪。唐代时期将这种礼仪定为了军礼,到了明代时期,礼部官员“斟酌古今、烦简适中”,再次议定了大射之礼。虽然史料没有更多可以考证的途径,但我们大概也可以知道,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在历代帝王庙前尝试模仿并复原的大射礼仪式,就是仿照明代的制式所进行的。

步入清代以后,满族人入主中原,同时将少数民族的射箭技能也带了进来。这一时期,射箭活动开展得更加广泛了。别的不说,仅是我们在电视剧里经常看见的“木兰秋狝”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个问题。从康熙六十一年以后,每年的七八月份,清代皇帝都要到木兰围场进行狩猎、演练骑射。而长期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人民擅长骑射,更是将他们长久保留下来的“射柳”习俗也带进了中原大地,并且流传至今。

通过今天这些文字的描述,我们大概了解了《红楼梦》里提到的射箭在中国古代文化里的发展历程。射箭在我国古代先民的生活里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也为各类军事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不过,从清代晚期开始,西洋的军事技术渐渐传入了我国,随着“洋枪洋炮”的到来,弓箭也逐渐失去了作为重要武器的功能,慢慢成为了体育活动专用的一个术语。

而在《红楼梦》当中所提到的娱乐活动还有其他种类,我也将在今后的文章里慢慢分析。感谢大家的关注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