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 琐窗寒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收,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赏:这是一首暮春感怀、抒发悲愁的羁旅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片写景抒情。起首三句交代时间和词人当时的生活环境。这三句虽是直述景语,但景中含情,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晚春节气,傍晚时分,柳暗鸦啼,词人面对此情此景,怎不立生愁绪。“桐花”两句融情于景,把词人的愁绪渲染得呼之欲出。一个“锁”字巧妙地化无形为有形,使迷离的愁绪具象化,强调了词人心中的愁苦和沉闷。“洒空阶”三句从虚到实,淅沥的雨声让词人倍添愁怀。暮雨潇潇,在客馆中以孤灯消夜,个中愁苦,人何以堪。这样的情景,让词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昔日美好的时光:帘幕之内,与佳人共剪西窗之烛。结尾三句,从眼前孤灯想到昔日羁旅。句式一收一放,映现出词人飘零的身世,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片写词人佳节思乡。“迟暮”六句,视角又转回到现实之中。迟暮之年的词人,仍然作客他乡,饱受羁旅之苦。“想东园”三句,写词人的思绪由年迈的自己,到家乡的桃李,到故园的佳人。把满腔愁思转化成具体可感的思乡之情,想那故园之中,已经又是一番桃李争春,春光大好,而那个自己心仪的、面若桃花的佳人,不知是否还在。词人的笔触越真实、细腻,越说明他心中情感的真切。另外,“否”字巧妙地点出词人对佳人的关怀之情。结尾三句,写词人归心似箭,尚未启程,就已经开始设想归家的情景了。等到归家之时,虽春意阑珊,但定有残花驻留枝头,到那时自己一定要好好欣赏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回旋跌宕,如梦似幻,把词人从少年到老年一生的际遇和心境描绘得空灵缥缈,别具一种朦胧的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