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备案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新增目录外专业点名单。

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对各地各高校向教育部申请备案的专业予以备案;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根据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

据统计,本年度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2046个、审批专业177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93个,撤销专业518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共有37个,包括反恐警务、智能交互设计、城市水系统工程、运动与公共健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具体名单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也新增、调整和撤销了一批本科专业,快来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新增、调整、撤销一批本科专业

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

天津16所高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其中,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筹)设置了2个本科专业,分别为:“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南开大学于2019年主动布局筹建新闻传播学院。此次新增设的两个本科专业,将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创新,着力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信息系统宏观视野,适应未来融媒时代演进和变革环境,知识、能力、素养能够符合新闻传播、舆情应对、网络与新媒体新业态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修业年限为4年,学生毕业将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

天津4所高校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其中,南开大学“密码科学与技术”将设在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旨在培养系统掌握信息安全基础理论、密码学基础理论、安全协议设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的密码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行业骨干,为我国网络安全的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修业年限为4年,学生毕业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撤销本科专业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增专业:人工智能很火爆

随着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相关专业,希望为这些领域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统计结果显示,新增备案专业数量最多的学科依然是人工智能,本次共有130所高校新增。此外,智能制造工程有84所高校新增,而去年新增备案专业数量第二名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今年只有62所高校新增,位居第三。

此外,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工程、网络与新媒体和跨境电子商务等也异常火爆,备受高校青睐,新增数量都在40所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工智能方面,本次全国范围内获得人工智能专业首批建设资格的共有130所,相较于去年的180所,数量略有下降,但依然受高校追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增审批专业中,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和网络空间安全分别有29所和9所高校新增,超过其他专业,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密码科学与技术和运动训练等专业新增高校位居第三。

这些专业撤销多

除了新增专业外,撤销专业情况也值得关注。

数据显示,2020年高校撤销较多的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撤销高校数量都超过了10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高考志愿填报是“七分考,三分报”,寒窗12年挣来的辛苦分,怎样最大化的充分利用,报考新增专业好吗?

有三个方面大家是需要考虑一下的,是否要报考新增专业需要结合多方面考虑。

1、理解新增专业的优势和劣势

一般,新增专业都是为了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开设的专业,都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同时该专业领域人才较为缺乏,理论上就业市场前景较好,但同时就业情况也受经济环境发展和毕业人数影响,就业情况不好判断。

2、根据个人情况考虑

专业的选择一般是多方面因素形成的,新增专业是否报考还是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同时在选择专业时,应该判断该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就业方向是否是自己喜欢的。

选其所好、学其所爱。与优势学科取向的考生不同的是:该类考生有兴趣爱好的学科未必是他们的强势学科、也未必具有出类拔萃的考试成绩,但是深得考生本人的喜爱,他们有着强烈的自主学习愿望和潜在的个性发展空间。

3、考虑高校的教学情况

报考新专业时,需要考虑开设学校在该专业教学上是否有很好的能力,提前对开设学校做详细了解,判断该校开设该专业的一些情况,如计划招生人数,专业教师水平,相关学科建设等。

4、考虑自己的高考分数

高考分数是选择专业时不能避免的一个实际问题,风俗达到填报门槛才能被大学录取,因此要看分数填专业,虽然新增专业没有历史数据参考,但新增专业是有专业类型和学科门类的,大家可以查询填报学校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风俗,再咨询一下学校招收的人数等情况,综合判断。

考生选择的专业要尽可能体现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如鱼得水,不仅学习过程较为轻松,还有利于以后的职业发展。相反,则可能导致因为对所选专业没有兴趣,学起来不认真,半路辍学或者即使勉强毕业,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也是表现平平。

不论考生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了什么专业,只要学好了,都是有前途的。其实各行都缺人才,但不缺人力。

要着眼长远,不要仅凭目前某些专业受当时特殊经济社会环境影响而放弃填报。更不要赶时髦选择目前“大家都说还不错”的专业,因为今天的热门专业可能就是4年后的冷门专业,反过来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