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0年4月,春寒料峭,风依然冷的刺骨。沪西中山路旁的一处空地显得格外荒凉,那是一处刑场,常年飘散着一股血腥味。

这一天午夜,一辆囚车缓缓驶来,十几个身穿黑色棉大衣的便衣特务匆匆打开车门跳下车,如临大敌般端起枪站在后车门的两旁。两个便衣特务把一个披着长发、两手被铐的女子押下了车。

往近一看,此女天生丽质,身穿红色羊毛大衣,挂着一根内嵌有照片的黄金项链,手上戴着一枚钻石戒指,车灯照耀下,美丽动人风华绝代。

她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名媛,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良友》画报的封面女郎,她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郑苹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她26岁,正是最美好的年龄。这一晚,她将香消玉殒。

郑苹如被押往一个小土坡前站定,风不时撩动着她的长发,她心念一动,张开双臂,沉重的铁链铮铮作响,她似乎感觉到久违的自由和轻松,苍白的唇边浮起笑意。

身后是荷枪实弹的76号刽子手,她太熟悉不过了,极司菲尔路76号,人人闻之色变的魔窟,她曾在那里进进出出,虚与委蛇。她渐渐陷入回忆,不管是曾经,还是现在,她心中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似乎并没有人懂,但一切都不重要......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背后一个话音打断了他的思绪,那是林之江,一个无数次对她欲行不轨的衣冠禽兽,她没有理会,要说的太多了,这个世界上,她唯一的留念,是自己的父母亲人。

但对于这个世界,她无话可说。

良久,她只是缓缓地说:“请不要打我的脸,让我死得好看一些”。

身旁那些刽子手,听惯了行刑前的豪言壮语,也看惯了被吓得双腿发软,却从未听到这样的要求,平静而惹人怜惜,这是一个爱美的女孩,最好的请求。

郑苹如站直了身子,容貌娟秀,神情凛然,大美,也是一种无声的威慑。那些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却手软了,迟迟不肯动枪。

站在一旁的林之江怒了,一边大骂众人,一边举起自己的随身手枪。

砰砰砰,三声枪响划破了寂静的夜空,震荡苍穹,郑苹如应声而倒,凄艳地倒在血泊之中。

那个刽子手跑上去,将她的马皮大衣、颈上的项链和带有照片的鸡心粗暴地拽下,然后坐上吉普,绝尘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上海的时尚界一片轰动,这个举世瞩目的“明日之星”因为“情杀”被秘密迫害,很久很久,都没有人知道,她还是一个轰轰烈烈、献身抗日的爱国烈士。

1918年,郑苹如出生在日本名古屋的一个中日联姻家庭,父亲郑钺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加入了同盟会,是国民党的元老。母亲是郑英伯在东京时结识的日本名门闺秀木村花子。花子端庄贤淑,温柔活泼,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上有兄姐七个。花子素仰中华文化,对中国人抱有亲切友好的感情,积极支持孙中山、黄兴领导的中国革命,自愿为革命党人传递信息文件。在活动中,她与郑英伯交往较多,日久生情,最终结为连理,子女满堂。

郑苹如排行第二,上有一姐,下有两弟一妹,童年在日本度过,自幼便在锦衣玉食的环境中长大,从小便举止大方、气质出众,以当今眼光来看,郑苹如就是名副其实的白富美。作为千金大小姐,郑苹如还极其好学,兴趣十分广泛,对演话剧尤为喜爱。

1929年,郑钺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授,郑苹如随母亲到了上海,虽然家境优渥,但郑苹如也极为低调,日常穿着朴素大方,并不喜欢过于打扮,在重要场合才会身穿华服。

但少年时期的郑苹如就如一颗璀璨的珍珠,难掩灼灼其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在《国画时报》上,刊登了一张郑苹如演出话剧时候的剧照,一时之间,成为小有名气的“校园明星”。

郑苹如一天天长大,气质越发出众,像所有的花季少女一样,她也时常崇拜胡蝶、阮玲玉等那个年代最火的女演员,但碍于父亲不允,她的演员梦只能作罢。

原本,郑苹如可以像当时的富家名媛一样,珠环翠绕,鲜衣怒马,穿梭在达官显贵之间,然后在合适的时间,选一个合适的人,将自己风光而隆重的嫁出去,过一个女人最好的生活。

但世事尽不如预料,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郑家全体投身抗日救亡活动,

十三四岁的郑苹如自己出资四处印发宣传传单,奔走在浦东一带。

1937年,上海沦陷,抗战全面爆发,郑苹如一家因为其母亲是日本人的关系,继续留居上海。

也正是那一年,郑苹如花样年华,风姿绰约,已经是上海滩有名的美女,众多富少视她为梦中情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良友》画报,选中了她作为第130期的封面女郎,如此不合时宜的时候,郑苹如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明星梦。

当时,一家人搬进了法租界万宜坊88号,那是一个花木扶疏的小院,墙角一株红梅盛开正艳。

一家人花好月圆,小院像是一个孤岛,院内岁月静好,但院子外依然水生火热,郑苹如看着那株红梅,心中莫名伤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