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还是没能免俗,在孩子进入高三前夕,我们在学校对面租了一个房子,开启近九个多月的陪读生活。在孩子未来这个问题上,能真正做到洒脱的父母,大概也没有多少吧。我也是最近才明白这种心情。

是个看上挺老旧的小区,查了一下资料,说是当年为附近农民下山建的安置房。下午出去转街,果然看见小区旁边一幢房子挂着一个牌子,某某镇某某村村民委员会。某某镇就在附近山区。看来这安置小区,不但安置了村民,连村里的机构都原封不动地搬过来了。
走在街上,却看不见一丝农村的迹象。这里是颇繁华的市区,小区后门就是地铁站。
但在小区里闲走,总感觉哪里不一样。跟自家住了11年的小区比,氛围完全不同。转了两圈,总算发现了不同之处,原来是转角长条椅上,三五个老头老太坐在上面闲聊,或者自行车车棚门口,小凳子围着一张桌子,四个太婆正在打麻将。走到大门处,门旁竟也设了两把长椅,都是男男女女坐成一排聊天……
正觉得有些趣味,突然破空传来一声问候:“眼镜儿,你要出去哇?”看看旁边并没有戴眼镜的人,愣了半天,才问那守车的大姐:“你,在问我?”不是你还有哪个?“哦哦,我出去买点菜……”
这便恍然回到老家杨桥的大院门口。一年四季,但凡不太忙的日子,院门口总是坐着一排闲人。自然,如果是冬天,必然是艳阳天,晒着暖和。夏天则躲在屋檐下的阴影里,恹恹欲睡,有一句没一句的。

或是一根砍倒的树子,或是几块能挨上半个屁股的石头,也有从家里搬来小凳子的,就那么坐成一排,望着沿着山沟向远方延伸的大路,说些闲话。无论你是回来还是出去,总要从人群中穿过,收到此起彼伏的问候。不外乎去哪里,或者回来了啊。寡淡无味,却有一种熟悉而安心的热情。
如此,便明白了这个小区和其他小区的不一样。大概在10多年前,也许一个村,也许几个村的人们,集体搬离了他们的村庄,来到这里继续做着邻居。茶余饭后,依然保持着在农村的交往方式,低头不见抬头见,都是认识的,随口打个招呼,也有回应。或者干脆在小区门口安了一排椅子,继续聚在村口聊闲天的时光。
类似的城市生活,从前大概还有厂区住房。大家同在一家工厂甚至同一个车间上班,下班又住在同一个小区或者大院里,所以保持着亲近的邻里关系。
而后来的商住房小区,购房者来自五湖四海,彼此并不相熟。因此哪怕住在对门,也是老死不相往来。我自己买的房子,住进去11年了。一层楼4户人家,几年前有一家相熟的,却是租房户,后来搬走了。其余皆不认识,倒跟其中一家在楼道堆放杂物的问题上吵了一架。
如此想来,在那个小区里,最与我相熟的,是一个每天早上出门锻炼的大爷。他住在我家楼上不知哪一层,因为我经常早上跑步,所以颇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碰上总会招呼一声。后来聊了两回,原来他老家也在农村,跟我老家是相邻的县,因为儿子在城里安家,所以才搬来同住。我们维持的,其实是一种农村的邻里习惯。

在这个租来的房子里,已然住了一个月,慢慢适应了它的氛围,像是回到杨桥的农村大院生活。不知道一年之后高考结束,会不会也有些舍不得离开?
但实在说,在城市里住得久了,对过于亲近的邻里关系,也是颇有些不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