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硫黄粉、硫黄花、石硫黄、石流黄、天生黄、黄硇砂、昆仑黄、黄牙、将军。

——硫族自然硫或含硫矿物加工制得。

——主产于山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四川、广东、台湾等地。

——杀虫止痒。

——温。

——酸。

——肾、大肠。

——杀虫,解毒,疗疮,助阳,通便。

——秃疮,虚喘冷哮,阳痿足冷,虚寒便秘,疥癣,阴疽恶疮。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神经性皮炎,紫癜风,白癜风,疬疡风病,蛲虫病。

——小儿慢惊,疠风,阳气暴绝,命门不足,阴毒伤寒,虚寒,四肢逆冷,头秃,面色青,鼻衄,酒皶赤鼻,耳聋,小儿聤耳,小儿口疮(不能吮乳),咳逆打呃,心躁腹痛,脾胃虚冷,腰肾久冷,带下,泄泻,霍乱转筋,腹中诸虫,失精遗溺,脚膝疼弱,妇人阴蚀,下部匿疮,阴生湿疱疮,阴囊湿痒,阴唇湿痒,痔漏,一切无名肿毒恶疮,一切干湿癣,红皮病,疥疮,癞疮,慢性湿疹,烧伤,烫伤。

——通血,止血,泻下,灭斑,镇咳,坚筋骨,杀菌,消炎,增强中枢抑制。

——炮制后用(入丸剂和散剂),丸剂散剂,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磨汁涂)。

——丸剂或散剂(常量1.5~3克),外用(适量)。

——有毒(内服宜用制品,不宜多服久服)。畏细辛、飞廉、朴硝、铁、醋。不宜与芒硝、玄明粉同用。孕妇慎用,阴虚火旺者忌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