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座钟背后的暖心故事

在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李一氓生平陈列室中,收藏着一个小座钟。令人好奇的是,钟面上的文字是日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一氓使用过的小座钟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失败前夕,经常出动飞机在抗日根据地上空狂轰滥炸。有一次,地方部队击落日本的一架飞机,时任苏北行署主任的李一氓,代表地区党政慰问有功部队和民兵。在现场,李一氓看到一个民兵战士从敌机上拆下来一个仪表钟,就从自己身上掏出一块怀表,要和民兵交换:“你把这个给我,我把这个给你,这样你用起来可能更方便一些。”民兵听了,连忙拒绝:“您要就送您,我不要怀表。”李一氓说:“那不行,你不要我的怀表,我也不要你的东西。”于是,这位民兵战士就用仪表钟和李一氓交换了怀表。
后来,李一氓请人给这个仪表钟安装了一个木质底座,作为座钟使用。从此,这只具有纪念意义的座钟伴随着李一氓,从苏北到山东、从大连再到北京,度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
1985年中秋,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的工作人员到李一氓家,向他汇报纪念馆筹备情况。李一氓听后,有点不高兴。他认为,苏北地区特别是淮阴地区,地方经济不够发达,地方筹集到一些资金,应该用于教育事业,培养下一代,把钱花在建纪念馆上,他感到心里有点不安。工作人员再三解释,这个旧址设立为纪念馆后,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李一氓听后,便从房间里拿出小座钟:“你们把它带回去吧,这是我当时在那个办公桌上用的。”
从1942年起到1946年秋奉命北撤,李一氓在苏皖边区工作战斗了近5年。边区的每一块土地、每一条河流都成为他深深眷恋的地方。他曾这样表达自己的情感:“我曾经在这个地方,喝过这个地方的水,吃过这个地方的粮食。我也和这个地方的广大农民群众命运与共。当然,我也还记得那些村庄、道路、田野、河流,更记得那些淳朴而勇敢的人民。”(於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