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大宗商品从石油到农产品,去年底到现在似乎没有不大涨,在全球经济逐步出现复苏架式之下,大宗商品需求有增无减,光电动车电池的生产原料成本就不断大涨,在这个情况下,欧美央行却愈来愈鸽派,像美国美联储(Fed)与财政部似乎铁了心非把通膨逼上来不可。

市场通膨预期升温

但开始有人担心欧美通膨情况长期低迷,可能已让欧美央行失去戒心,在美元长期走向难强势下,只会令全球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涨更凶,近期巴西、俄罗斯与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央行开始升息来应付通膨压力上升,就连量宽始祖日本央行也在放大日本债息目标区间,也被视为在为应付通膨做准备。

今年极可能面对的情况是,欧美央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助长通膨压力上升,全球经济复苏推升通膨,美元长期走弱助长通膨,全球货柜仍然大缺货影响大宗商品出货,也刺激其价格上升而助长通膨压力,许多矿商因疫情而未完全复工,和过去几年没积极开新矿而导致现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

1年前新冠肺炎重创全球经济,导致大宗商品与农作物价格大跌,油价去年4月一度崩跌至负数让人记忆犹新。这些商品行情近半年多来才开始在经济复苏预期下强劲回升,也就是说,不管未来经济与疫情会如何发展,光就接下来几个月内欧美等公布与通膨相关数据,在1年前极低的比较基期因素影响下,表面通膨数字几乎可肯定会大幅上升。

拜登加税扩大税基

研究公司Yardeni Research总裁雅丹尼(Ed Yardeni)认为美国未来几个月的通膨年增率很可能来到2.5%至2.8%之间。

富比士杂志总裁富比士(Steve Forbes)最近发出一段以「美股泡沫将爆破,通膨正降临」为题的影片,虽然重点在痛批拜登要扩大税基,调高利得、高所得、能源与遗赠等税项会如何打击美国经济复苏,但也警告在拜登推出1.9万亿美元纾困案后,加上财政支出持续大增,让一场自1970年代以来从未见过的高通膨时代正在酝酿当中,可Fed主席鲍威尔不当一回事,以为控制通膨是轻而易举的事。富比士强调过去经验告诉大家,只要通膨动起来之后,就很难遏制而迫使利率上升。